12月9日,第十一屆“金法槌獎”微電影微視頻征集展播活動暨2023年度全國法院“十佳百優”新媒體賬號作品頒獎會在北京舉行。四川法院6部微電影、4部微視頻、6家新媒體賬號、5部新媒體作品獲獎。
這是四川法院法治文化建設成果的一次“亮相”。近年來,四川法院大力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堅持立足法治實踐,講好法治故事,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教育陣地,創建法治文化品牌,將法治的種子播撒在巴蜀大地。
建設法治文化品牌 點亮蜀地法治精神內核
12月6日,大雪至,法暖行。甘孜法院“正義雪蓮”女子審判團隊翻山越嶺,在雪域高原上留下了一個個司法服務的“最暖”足印。
“正義雪蓮”是甘孜法院推出的法治文化品牌,取“以正義之名,雪蓮之姿,守護公正”之意,共有19支“正義雪蓮”團隊,奔波在36條巡回審判線路上。石渠縣人民法院法官澤仁曲西說:“石渠極寒,冰天雪地,群眾訴訟相當不便,我們巡回辦案,送法下鄉,解決群眾的法律需求。”
“我喜歡法院的叔叔阿姨來看我,也喜歡‘陽光果果’。”16歲少年小寧(化名)抱著南充法院打造的文化品牌“陽光果果”的卡通娃娃笑著說。
小寧3歲時父母離異,母親遠走他鄉,父親因一起詐騙案入獄。這讓小寧成為事實孤兒,他因此變得孤僻冷漠。3年來,承辦法官在學校、民政局、婦聯等單位不斷奔走,為小寧解決學習、食宿等問題。南充法院“陽光果果”未成年人保護團隊也同時對其進行心理輔導關愛。今年9月,小寧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高中。
“陽光果果”團隊成立于2021年10月,由南充全市法院145名志愿者組成,旨在打造保護未成年人成長的“法律+心理+身體”的援助項目。目前,已開展個案輔導42人次、團體輔導13場次、主題宣講124場次。
“校園里來了一只獨角獸!”近日,瀘州法院“瀘法麒麟”志愿服務隊敘永分隊的志愿者們走進魚鳧公園幼兒園,身著“瀘法麒麟”服飾的干警受到孩子們的熱烈追捧。那一刻,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記住了這只守護公平與正義的“麒麟”。
“正義雪蓮”“陽光果果”“瀘法麒麟”……近年來,全省各地法院文化特色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法治文化盛景,共同點亮了蜀地法治精神內核。
值得一提的是,省法院創建“淺草”文化品牌,形成“淺草”書屋、文學社、文化講堂、菁研社、合唱團等文化品牌矩陣,為全省法院干警提供美好的精神家園,工作經驗被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推廣。
送法到基層 讓法治的陽光照耀每一個地方
每天清晨7時20分,5633次“慢火車”從涼山州普雄站出發,駛向300公里外的攀枝花市,到了傍晚,5634次列車駛回普雄站。
這趟列車平均時速不到40公里,串聯起山巒溝壑中的26座小站,是大涼山群眾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的干警們會定期登上這輛“彝鄉情·法治慢火車”,為群眾送去精彩的法治公開課。法官陳小容說:“在火車上,我們給彝族老鄉普法,給孩子們講法治小故事。”
又是一年隆冬時節,平武法院江油關法庭楊玉春法官受理了一起離婚糾紛。因被告四肢癱瘓,臥床不起,楊玉春一行人只得背著法徽,踩著積雪結冰的路面,到當事人家中開庭審理。結案后,楊玉春詳細地釋法普法,直到當事人完全理解并認可審判結果。
這是廣大基層人民法庭法官工作的日常。楊玉春的體會是,“只要我們耐心一點,群眾是聽得懂法律的。判后釋疑,是基層法官普法最有效的形式。”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宜賓中院牽頭在宜賓市第一中學舉辦“弘揚憲法精神,共筑法治夢想”宜賓法院憲法知識競賽活動,學校全體師生全程觀摩比賽;自貢中院少審庭法官走進自貢職業技術學院,宣講憲法;眉山市東坡區法院干警前往眉山東站開展“點餐式”普法宣傳,為務工人員和旅客朋友送上普法大餐;資中縣法院干警來到政府廣場擺起了“攤位”,與群眾拉家常講法治故事。
近年來,四川法院扎實開展普法工作,推進“法律七進”,送法進機關、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等,與群眾面對面,滿足群眾的法律需求。
講好法治故事 讓枯燥的法條變得生動有力量
近年來,四川法院采取多種形式宣講法律,旁聽庭審是最直觀的法治教育。
“請同學們持旁聽證有序進入審判法庭,庭審馬上開始!”近日,成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開展了一場庭審觀摩活動,給成都市郫都區第四中學的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宣傳課。“一場庭審就是一個法治故事。主審法官沉穩大氣,好有范!我長大了,也要當法官。”該校14歲的文同學說。
法治微電影微視頻,是講好法治故事的重要載體之一。近日,2023年度全國法院“十佳百優”新媒體賬號作品推選活動結果揭曉,由省法院干警創作、演出、拍攝的微電影《小心有詐》獲得“全國法院百優新媒體作品”。該片講述了一個打擊電信詐騙的故事,曾在全省法院各立案窗口滾動播放,獲得群眾好評。五年來,四川法院共有50余部微電影微視頻在全國獲獎,省法院連續八年獲組織獎。
加裝充電樁,要不要付“電力增容費”?近日,聚焦網友關注的物業糾紛話題,兩位法官走進“法官來了”直播間,答疑解惑。省法院立案一庭法官張碧芳說:“業主有權合理利用小區建筑物的共有部分,物業公司應予以積極配合。如要收取相關專項服務費用,應與全體業主協商確定,不可隨意收取。”
“法官來了”直播活動自2022年1月開播以來,共播出29期,全網觀看量累計達2200萬人次。直播活動關注勞動爭議、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民生問題,聚焦熱點,法官與網友云端相會,答疑解惑深入人心。
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陣地,助推精準普法浸潤人心。宜賓市翠屏區李莊法庭打造了“三色法庭”,以紅色法治文化法庭為主色、楓橋式藍色法庭為底色、環保旅游綠色法庭賦新色,建設了紅色文化長廊、憲法浮雕墻、馬錫五斷案雕塑、陳列室等,獲得省級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七五”普法特色亮點點位。
五年來,四川法院建成歷史傳承中心、閱讀中心、文創中心和文化普及中心476個,建設法治會客廳、法治教育館、法院文化博物館、廉政教育館、青少年普法中心等法治文化基地118個。
“請同學們持旁聽證有序進入審判法庭,庭審馬上開始!”近日,成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開展了一場庭審觀摩活動,給成都市郫都區第四中學的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宣傳課。“一場庭審就是一個法治故事。主審法官沉穩大氣,好有范!我長大了,也要當法官。”該校14歲的文同學說。
法治微電影微視頻,是講好法治故事的重要載體之一。近日,2023年度全國法院“十佳百優”新媒體賬號作品推選活動結果揭曉,由省法院干警創作、演出、拍攝的微電影《小心有詐》獲得“全國法院百優新媒體作品”。該片講述了一個打擊電信詐騙的故事,曾在全省法院各立案窗口滾動播放,獲得群眾好評。五年來,四川法院共有50余部微電影微視頻在全國獲獎,省法院連續八年獲組織獎。
加裝充電樁,要不要付“電力增容費”?近日,聚焦網友關注的物業糾紛話題,兩位法官走進“法官來了”直播間,答疑解惑。省法院立案一庭法官張碧芳說:“業主有權合理利用小區建筑物的共有部分,物業公司應予以積極配合。如要收取相關專項服務費用,應與全體業主協商確定,不可隨意收取。”
“法官來了”直播活動自2022年1月開播以來,共播出29期,全網觀看量累計達2200萬人次。直播活動關注勞動爭議、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民生問題,聚焦熱點,法官與網友云端相會,答疑解惑深入人心。
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陣地,助推精準普法浸潤人心。宜賓市翠屏區李莊法庭打造了“三色法庭”,以紅色法治文化法庭為主色、楓橋式藍色法庭為底色、環保旅游綠色法庭賦新色,建設了紅色文化長廊、憲法浮雕墻、馬錫五斷案雕塑、陳列室等,獲得省級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七五”普法特色亮點點位。
五年來,四川法院建成歷史傳承中心、閱讀中心、文創中心和文化普及中心476個,建設法治會客廳、法治教育館、法院文化博物館、廉政教育館、青少年普法中心等法治文化基地11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