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越西縣板橋鎮“六尺街”黨建引領的故事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于越西大地之上,其蘊含的禮讓精神在當地傳為佳話?!耙院蜑橘F”的理念滋潤著當地百姓的心田,也為新時代、新征程的鄉村文明建設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該鎮黨委突出共治共享,依法依理依情開展工作,設立“退地讓路”調解室,組建“群眾說事會”,吸納各方力量參與調解,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強化宣傳引領,將“退地讓路”納入黨建考核,鎮村干部利用多種會議形式,結合群眾責任制,深入群眾宣傳“六尺街”的故事。板橋鎮“六尺街”的形成,彰顯了板橋人民大度寬容、禮讓和諧的精神境界,成為基層治理化解矛盾的秘鑰良方。本案已“案結事了人和”回應了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所需,最大限度減少不穩定因素,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使社會既得秩序又具有活力,是保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要舉措,也是平安越西建設的必然要求。
案情回顧:
原告張某與被告黃某、王某排除妨礙糾紛一案,張某系某承包土地經營權共有人,該土地與案外人陳某的土地相鄰中間有一條一米寬共用道路,張某家通過此路耕種莊稼。2018年黃某、王某購買案外人陳某的土地修建房屋,二被告在該共有道路上修建圍墻,致使原告無路進入耕種土地。經越西縣人民法院判決:黃某、王某三日內拆除其與張某地相鄰公共通道上修建的圍墻,恢復1米寬通道。黃某、王某不服上訴,二審維持原判,后案件進入執行。
在執行中,承辦法官羅超查明,當事人雙方原本是親戚關系,由于“一米通道”的糾紛,兩家人為此反復摩擦爭斗,惡語相向,甚至拳腳相加,互為仇人,后鬧上法庭。為此,羅法官考慮上述種種情況,多次到執行現場,對被執行人院落圍墻或周邊耕地仔細勘察,并做出三種解決糾紛的實質化解方案,最后通知雙方當事人對三種方案進行篩選確認。與此同時,向被執行人講明執行生效判決的應有之意和必然要求,強調履行生效判決書確定的義務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正當性。并結合“六尺街”文化向雙方當事人宣講“以和為貴”的中華傳統美德,你讓三尺,我讓三尺,最終雙方握手言歡,在執行和解書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