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王嬢嬢,人找到了,也同意支付你們的工資。”
村民:“哎呀,真正地感謝你們鎮西法庭,讓我們20個人在年前吃了顆定心丸!”
法官:“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1月26日,威遠縣鎮西鎮臨江寺村村民在電話那頭激動地說。
近日,威遠縣法院鎮西法庭受理了一起20人的集體訴訟案件。被告盧某某在威遠縣鎮西鎮臨江寺村承包89畝土地用于種植中藥材、糧油作物,雇請20名農民工為其種植地進行除草、種植。項目結束后,盧某某卻無故拖欠勞務報酬,一走了之,無法聯系。農民工多次討要無果,無奈之下將盧某某訴至威遠縣法院鎮西法庭,希望法官能幫他們討回公道。
案件受理后,鎮西法庭庭長周沁高度重視,深知這起案件關乎農民工切身利益與社會和諧穩定,積極與縣檢察院溝通協調,爭取其對農民工起訴的支持,并對該案件進行全程監督。一場“討薪戰”就這樣打響。
訴訟資料不會弄,怎么辦?法院有招
該案農民工們由于對法律知識了解有限,自己撰寫的起訴狀存在諸多不規范之處,他們擔心自己的訴求無法得到準確的表達,又不知道該如何修改起訴狀。為減少當事人的訴累,鎮西法庭庭長周沁決定由法庭針對原告的訴求,整理出規范、準確的起訴狀,上門服務!1月22日,在威遠縣鎮西鎮臨江寺村村委會,由鎮西法庭庭長周沁帶隊1名法官助理,2名書記員,檢察院的3名檢察官助理與農民工們一一核對工資金額,并請他們簽訂起訴書和支持起訴申請書。
找不到人沒有證據,怎么辦?法院有招
由于農民工們缺乏法律意識,在務工時未與盧某某簽訂勞務合同,又眼看著盧某某已經離開臨江寺村快一年了,也無法與其取得聯系,也未對尚欠的勞務費出具欠條,大家都對此事感到無助。為迅速查明事實,解開農民工們的心結,結合春節這一特定節點,鎮西法庭迅速組織經驗豐富的干警,奔赴樂山市夾江縣盧某某家中調查取證。抵達盧某某家中,法院干警迅速開展工作,耐心詢問案件詳情,聽取盧某某對支付勞務費的解決方案。
在法院干警的努力下,盧某某對拖欠工資的事實和金額予以承認,表示自己身患疾病,經濟困難,無法一次性支付全部欠款,但承諾每月分期支付農民工工資,直到償還完畢。
小案件關乎大民生,此次討薪行動充分展現了法院在保障民生權益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彰顯了司法的溫度與力量。接下來,威遠縣法院將持續跟進案件后續處理,確保農民工早日拿到勞動報酬。在今后的工作中,法院也將繼續發揮審判職能,優化司法服務,暢通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運用多元化解機制,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貢獻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