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以城名,城以酒興。
提到四川瀘州,繞不開有著千年歷史的白酒,中國酒城,聞名遐邇。瀘州,是全國三大千億白酒產區之一,也是全省白酒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地。
世界知識產權日
“現在開庭!”隨著一記法槌聲落,原告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訴被告瀘州某某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在江陽區法院開庭審理。
原告生產銷售的“國窖1573”產品在市場上知名度較高,被告經營的“內部特供”酒產品與“國窖1573”酒瓶身正面均為圓形,背面均呈突破性截面切割且均大面積布局五星或者近似五星的形狀;瓶身正面字體布局、顏色搭配方面相近似,整體包裝、裝潢上與“國窖1573”產品的外觀相近似,存在混淆產品來源或使人誤認為兩種產品具有特定聯系的可能性。
為了有效化解糾紛,減少被告侵權行為給原告帶來的經濟損失,法庭積極組織調解,再三釋法明理,被告對自身侵權行為有了進一步的法律認識,同意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最終,原、被告雙方達成調解,握手言和。
白酒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便是為這淳淳酒香穿上法治保護服,是人民法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審判職能,護航地方支柱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江陽區法院設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審判庭,實行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審判機制,全力構建貫通訴前、訴中、訴后全流程司法保護體系。其中,涉酒類知識產權案件占比四分之一以上。
前端“防未病”
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設置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工作站,提高知識產權糾紛化解效率。
中端“治已病”
嚴厲懲治知識產權侵權違法犯罪行為,始終保持打擊涉白酒違法犯罪高壓態勢。2023年3月24日,一起涉及侵犯名優白酒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開庭審理。
后端“防復發”
與公安、檢察、打假辦、名優企業等進行常態溝通協調,建立聯席會議機制,聯動預防化解涉酒矛盾糾紛。2025年4月17日,瀘州市名優白酒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聯席會在江陽區法院召開。
三尺審判臺外,為了進一步提高群眾以及相關部門、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認識,江陽區法院通過陣地建設、司法建議、主題活動等,積極營造白酒知識產權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
建成“瀘法麒麟·白酒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基地”,集成果展示、案例分析、普法教育為一體。2024年12月2日,川酒學院學生到基地參觀學習。
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在瀘州盛大舉行,也少不了江陽區法院“瀘法麒麟”普法志愿者的身影。2025年3月27日,志愿者們搭設白酒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站,走到群眾身邊,普及知識產權法治知識,積極答疑解惑。
針對涉白酒企業知識產權侵權案件頻發問題,向市市場監管局發出關于完善白酒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司法建議,被評為瀘州法院十大優秀司法建議。
近年來,江陽區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獲得了市級以上榮譽18個,其中,一篇民事判決書入選第四屆全國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知產庭法官孫華獲評全國打擊侵權工作先進個人。江陽區法院也被瀘州市委市政府表揚為瀘州市白酒(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優秀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