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仁壽縣法院:一核引領 兩翼并進 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來源:仁壽縣法院 作者:莫秀娟 發布時間:2020-03-30 09:10:34

        3月27日,在眉山市法院院長會議上,通報表揚了2019年工作成績突出的縣(區)法院,仁壽法院榮獲“2019年度綜合工作優秀獎”,在全市基層法院綜合考評中位列第一。  

        圖片92.png

        據悉,2019年,仁壽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狠抓執法辦案,深化司法改革,踐行司法為民,為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圖片93.png

        仁壽縣法院院長顏毅

        亮點一: 以黨建之魂筑牢隊伍建設  

        以黨建凝聚發展共識。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明確“一核引領、兩翼并進”發展模式和爭創“全國優秀法院”發展方向。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強化全院干警團結奮進、崇尚實干、敢于擔當、勇爭一流的意識。

        圖片94.png

        以黨建提升發展能力。創建學習型法院,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提高服務大局、為民司法的能力。2019年,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5次、縣人大政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2次。
          以黨建強化發展保障。提拔“有想法、有辦法、有情懷、有擔當”的干部,全面落實法庭庭長職務待遇。建立重大決策部署征求意見制度,引導干警建言獻策。集中資源向一線傾斜,突出法官的主體地位和職業尊崇。

        亮點二: 案件質效得到顯著提升
          全年共受理各類案件11207件,審、執結10830件,同比分別上升16.29%、23.32%,結案率96.64%。其中,受理刑事案件638件,審結617件,同比分別上升33.75%和38.34%;受理民商事案件5778件,審結5595件,同比分別上升4.92%和11.59%。在全市基層法院中,結案率、結收比、案件改發率均排名第一。

        圖片95.png

        高度重視審判管理工作,將審判管理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了“院長親自抓、審判管理部門具體抓、庭室領導負責”的審判監督管理模式,推動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審判管理工作格局;對全年的審判運行整體態勢進行預判,統籌安排全年的辦案計劃,早部署、早準備,有序推進落實;對照上級法院的各項指標要求及每月下發的各項通報,認真對照檢查、落實,以每月的通報為依據,查缺補漏,及時補齊短板,扎實實現任務目標。

        亮點三: 勇于創新破解執行難題

        全年受理執行案件4684件,執結4521件,同比分別上升22.17%和38.77%。開展“曙光行動”、“集中約談”等專項行動6次,全年執行到位金額2.8億元。發布失信被執行人621人,限制高消費1979人,司法拘留32人,罰款8.2萬元,判處拒執罪3人。為困難申請人發放司法救助金38.48萬元。全年25項執行考核指標有16項排名全市第一、4項排名全市第二。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先進單位”。

        該院自主研發“智慧執行系統”代表四川法院參展“數字中國”。創新建立“分權、分流、分段執行”辦案模式,將執行團隊分為指揮中心、員額法官、外勤實施團隊,并將員額法官團隊細分為簡案、繁案、難案組,實現“簡案速執、繁案快執、難案精執”。該模式受省法院肯定,在全省推廣。

        圖片97.png

        推進指揮管理模式改革。將指揮中心分為綜合指揮、事務管理和財產核查組,并負責辦理網查足額、財產保全、協助過戶等案件,打造事務集約辦理、案件繁簡分流、執行綜合監督的“中樞”和“大腦”。

        創新建立司法強制措施預警機制。逐漸形成“風險提示、督促表態、敦促執行、最后通牒”的“四步走”預警戰略。充分利用財務審查、通訊查詢、APP運用等非傳統查控手段,建立查找、完善執行人生產、生活、消費收支的大數據動態清單,為提升打擊效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首創“朋友圈集贊促執行”方式,被省法院列入指揮中心實質化經驗在全省推廣。新華社、法制日報等中央、省級媒體廣泛報道。自去年實施以來,200余名被執行人迫于朋友圈道德壓力自動履行義務。

        建立聯動長效機制。與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稅務局、中國人民銀行仁壽縣支行等27個執行聯席單位建立了聯動長效機制,完善網絡查控,落實聯合懲戒;加大對拒執犯罪打擊力度,加強與公安、檢察院溝通協調,形成“移送-偵查-公訴-審判”鏈性機制,拒執罪移送和判決數量均居全市第一。

        另外,利用仁壽有獎爆料、大美仁壽等平臺, 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曝光力度;加強執行宣傳力度,形成了以電視、網絡、自媒體為平臺,執行法官、媒體記者、代表委員等廣泛參與的宣傳模式,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和執行氛圍。

        亮點四: 推進訴訟服務提檔升級

        強化軟、硬件建設,構建立體化、集約化、信息化訴訟服務體系。大力推廣應用“四川微法院”,實現手機立案、跨域立案、網上調解、網上開庭等,其推廣經驗被最高人民法院以周報的形式在全國推廣;開通訴訟費、案款微信支付功能,極大地方便了當事人;積極運用法院綜柜便民終端,當事人可自助繳納訴訟費并打印相關憑證;依托“互聯網+”,全面應用在線調解平臺,實現調解時空上、區域上的跨越。

        圖片97.png

        推進訴源治理,提高訴前化解糾紛實效。制定訴源治理實施意見,設立法官聯絡站并掛牌運行;建立法官結對聯系鄉鎮(街道)制度,54名法官結對鄉鎮、共化矛盾,形成“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法庭訴訟服務分站—村社訴訟服務點”的訴訟服務格局,促進鄉村精細治理。

        同時,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天府新區管委會等部門和組織建立聯調機制;初步選定視高鎮二峨社區、黑龍灘鎮大壩社區等作為首批創建“無訟品牌”社區和村,再逐步向產業、行業等領域延伸拓展,深入融合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探索建立示范裁判機制,以個案示范訴訟帶動批案高效處理,避免了眉山天府新區和仁壽城區上萬件房地產案件進入訴訟,受到縣委政府高度肯定。

        加強與非訴解紛組織配合,通過一站式解紛平臺,實現網上網下互動、輔分調裁審銜接;在人民調解組織、律師調解組織入駐后,今年先后又邀請了物業調解組織、保險行業調解組織、消費者權益保障糾紛調解組織及工商聯人士入駐法院,與專職調解員形成合力參與調解工作;通過現場調解、以案代會、法治講座等方式開展業務培訓和指導。打造家事調解室、交通調解室、合同調解室等類型化調解室。

        用好多元解紛“眉山經驗”,建立全流程調解機制,通過判后答疑、執行和解等機制促進糾紛實質性化解,減少衍生案件,力爭“案結事了人和”,全年服判息訴率91.31%,發改率0.71%。

        亮點五:大膽革新深化司法改革

        完成內設機構改革,精簡機構3個,實現內部扁平化管理,司法效能提升;應對司法改革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科學優化審判輔助、司法行政事務集約化、社會化管理;建立法官權益保障機構,處置侵害法官權益案件2件。

        圖片98.png

        探索院機關民商事案件類型化辦理改革,按照民商分立原則,通過案由組建辦案團隊,并配套設立送達組;堅持繁簡分流與庭審實質化協同推進、相互促進,審執工作全面提速增效;完善員額法官動態調整機制,員額法官人均辦案208件,同比增長39件;健全“案件質量、庭審活動、裁判文書、信息公開”四大評查機制,改進審判監督管理;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選配人民陪審員162名,參與案件審理1041件。

        加快兩個“一站式”建設,引進物業、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行業調解組織入駐法院;推進訴訟服務集約化,基本建成集多元解紛、立案服務、輔分調審、涉訴信訪等功能于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

        亮點六: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工作

        堅持高位推動,強化組織領導。扎實開展掃黑除惡,先后四次組織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傳達上級精神,研究部署各項工作,審結涉黑惡案件6件,最高罰金1.2億元。

        圖片99.png

        強化團隊力量,確保辦案質量。選取政治素質高、審判業務精、作風過硬的員額法官、法官助理及書記員組成專業審判團隊負責掃黑除惡案件的審理。

        加強溝通協調,形成打擊合力。為統一法律裁判尺度、鞏固證據鏈條,加強與公安、檢察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針對涉黑惡勢力案件召開座談、聯席會議,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

        深化立體宣傳,在營造氛圍上取得新成效。堅持“以案說法”,加強對石曉英案、王棋案等重大案件的宣傳報道,讓典型案件報道成為法治公開課、警示課。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累計在廣播電視、報紙、網站、微信微博等發布宣傳信息145篇,并多次獲中央媒體報道,彰顯了仁壽法院堅決打擊黑惡犯罪的決心和信心。(莫秀娟)



        責任編輯:趙興宇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川县| 宜兰县| 清涧县| 临泉县| 建德市| 日土县| 奉化市| 丰镇市| 荆州市| 桂东县| 博湖县| 伊金霍洛旗| 安西县| 天镇县| 长兴县| 枣庄市| 孝昌县| 信阳市| 灌云县| 林西县| 西藏| 潞西市| 澄城县| 南乐县| 山阴县| 离岛区| 红原县| 政和县| 视频| 祥云县| 句容市| 双桥区| 泗阳县| 武穴市| 五寨县| 池州市| 盐源县| 九台市| 青州市| 铜梁县| 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