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員:“能聽清楚嗎?”
原 告:“能聽清楚。”
被 告:“能聽清楚。”
4月3日,丹棱法院民庭法官楊成勝在第一審判庭居然和當事人聊起了視頻微信!仔細一看,楊法官身著法袍,原來正在使用微信視頻開庭。
被告王某某與原告李某此前約定,于2019年底給付李某勞務報酬11.5萬元,由于王某某年底未要到工程款,隨后又遭遇疫情,致使雙方債務拖延至今,李某于2020年3月24日訴至法院。
案件進入審理程序后,楊成勝及時與雙方進行了溝通,了解到王某某在浙江承包了工程,才復工不久,目前正在趕工期,沒有流動資金,也無法抽身到四川解決糾紛。原告李某也剛到浙江一處工地找到工作,來回一趟諸多不便。為了方便雙方、快速解決糾紛。楊成勝與雙方約定于4月3日以微信視頻的方式開庭協(xié)商。
4月3日上午10點,審判員、書記員、原被告雙方“進群”就位,在身份確認后,庭審正式開始,書記員同步記錄。經(jīng)過楊成勝的耐心調(diào)解,終于促成雙方的相互理解,達成調(diào)解協(xié)議,并制定了還款計劃。全程僅用時17分鐘,隨后書記員將調(diào)解協(xié)議上傳至微信群,原、被告雙方分別進行了遠程確認,整個過程錄屏后以電子影像存檔。雙方當事人對法院的便捷高效的辦案方式予以了稱贊。
“運用線上庭審的方式辦案,既減輕了當事人訴累,也減少了當事人的聚集,有利于疫情防控,還能節(jié)約審判資源。現(xiàn)在智能手機基本人人都有,微信基本人人都會,大家建群面對面交流,一上線就有種熟悉的親切感,有助于糾紛的化解。”楊成勝感嘆道。(劉佳 伍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