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放流是通過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投放親體、苗種等活體水生生物的活動,能夠改善種群結構,增加生物物種多樣性,從而優化水域生態群落結構,修復水域環境,維持生態系統完整性。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落實水域生態保護工作,在“六五”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5月28日,康定市人民法院姑咱法庭余松法官一行受邀前往猴子巖水電站參加猴子巖水電站2024年第一次增殖放流活動。
活動中,余松法官一行參觀了猴子巖水電站培養魚苗的生產車間、養殖功能區,并在猴子巖水電站增殖放流點參與魚苗放流,隨著魚袋打開,一尾尾活蹦亂跳的魚苗順著水流快速游入江河中。余松法官還與猴子巖水電站工作人員就進一步夯實生態保護開展討論。此次增殖放流活動是猴子巖水電站第15次向長江水域大渡河流域放流,此前已經放流魚苗150萬尾,此次共計放流10萬尾,對修復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生態環境保護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課程,也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下一步,康定市人民法院將繼續踐行修復性、預防性司法理念,加強協調聯動,凝聚保護合力,以楓橋式法庭創建為契機,以“紐扣法庭”機制、“田長制”、“林長制”、“河湖長制”為依托,以審判為抓手,堅持懲罰與修復環境并重,充分發揮好司法審判的教育、評價和指引作用,普及好長江保護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引導全社會關注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公眾保護漁業資源多樣性與水域生態環境的意識,為蓄好岷江支流源頭活水、護好大渡河流域岸青水綠貢獻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