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洗滌設備在安全、高效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自動化、節能、節水以及環保的要求,加快推動了洗滌設備的更新換代。那么,對于一家僅靠單機作業十余年的洗滌工廠而言,怎樣才能適應這樣的格局變化?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雅潔凈洗滌廠總經理李瓊的肺腑之言。
找準定位
在紛繁的洗滌市場尋一席之地
彭山這座城市,旅游業和酒店業歷來備受矚目,無論是從產業服務類型及規模、服務水準、運營管理等始終成為國內相關行業的風向標。而作為與酒旅相配套的洗滌產業,且不說星級酒店自建洗衣房各具特色,單是社會化洗滌工廠的發展現狀,其成效就呈現出極大的差異。
李總坦言:雖然彭山本身洗滌體量很大,但整個洗滌產業的發展卻遠遠不如酒店行業那樣有章可循,洗滌市場的紛繁蕪雜造就了大批形形色色的洗滌企業。要想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在設備和場地都不占優勢的情況下,雅潔首先必須得明確“為中高端酒店提供可靠的洗滌品質和洗滌服務”的發展定位,并始終堅持不懈為此而努力,這也是之前的工廠為什么多年來能夠吸引到福一,興鐵、紫恒酒店,君灁,亞非,鉑漫時光,東星杭空學,述嬋,等眾多品牌酒店客戶選擇服務的根本原因所在。
資源優化整合勢在必行
“在雅潔凈洗滌新廠建成投產前,我們實際上已經有10幾年的洗滌工廠經營經驗。之前同時運營了’的一家小洗滌工廠,由于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單機洗滌設備,加上場地有限,業務相對分散,管理難度相應也增加了。后來隨著業務逐漸穩定和增長,原有的經營狀態已經不能很好滿足實際運營需求。”。
據介紹,由于洗滌行業近幾年的快速發展,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的行業發展方向逐漸成為大勢所趨,原有的經營條件日益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尤其是能源、人工、管理等經營成本的逐漸上揚,環保政策的日益嚴格,加之周邊洗滌工廠的激烈競爭和酒店客戶服務需求的不斷提升,給企業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和挑戰。更重要的是,設備的老舊正在成為企業洗滌品質和服務保障的致命硬傷,如果再不革新,結局恐怕只能黯然離場。于是,工廠資源優化整合,產業轉型升級正式提上公司發展議事日程。
設備升級順勢而為
要在彭山找到一個合適的大型場地建設洗滌工廠并非易事,為了將設想變為現實,公司管理層前前后后物色了多處場地,數次出訪市內外洗滌工廠實地考察調研,找到了一舊玻璃廠。
“新工廠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場地及能源成本相比原來的工廠都更為合理。為了更好體現新廠的面貌和產業調整升級,原有的兩家工廠合二為一,正式注冊更名為:上海展士洗滌有限公司。公司命名一方面暗含拓展的意思,另一方面也取自”展示“的諧音,希望更好地延續和展現企業長期以來深耕洗滌的夢想。”
新工廠的建設從2024年3月開始裝修,5月正式投入運營,除了生產場地規模擴大,最主要的是設備大量更換升級。經過嚴謹的市場考察調研和比對,以及眾多行業經營者的口碑引薦,雅潔為新工廠配備了1條75公斤16倉洗滌龍、8輥高速熨平機、展布機、折疊機等全套威士洗滌及后整理設備。
“相比較原先的單機作業而言,用的上海力凈集成洗衣系統,擁有兩條高速燙平生產線,這條洗滌龍生產線的投產優勢一下子就體現出來了。首先最明顯的人工節省和勞動強度的減輕,原先的單機需要員工不停的手動裝卸、搬運,體力消耗大,效率不高,長期一線工作還容易導致勞動損傷,但現在洗衣龍從進倉到出倉一氣呵成,同等的洗滌量,原先需要多臺設備多個員工一起作業,現在只要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操作。其次是熨燙環節,原先平燙機最多處理200多套/小時,現在八輥高速燙輕輕松松就能完成300多套/小時,在保障產能提升的同時熨平質量也得到極大提升。應該說,同等的產能,新工廠的生產效率明顯提升、水電汽的能耗也大幅降低。”
據李總介紹,由于工廠全套使用的都是目前比較先進的設備,員工在使用操作上面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為了幫助他們解決生產使用中常見的各種問題,威士專業服務團隊派駐專人在新工廠駐點為員工們提供技術指導、操作及維保培訓,確保設備的安全和科學使用及維護保養,解除大家在生產各個環節的操作使用后顧之憂。
此外,為了順應國家對于洗滌工廠規劃建設關于洗滌企業排水許可的環保要求,展士從江蘇引進了一套專業的水處理設備。據介紹,新工廠的設計規劃排污量是300噸/天,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他們利用這套設備對洗滌廢水,通過沉淀、過濾、去污、氧化等一系列反滲透處理系統,洗滌出來布,干凈度,白度,亮度,很好。回收用水PH值達到洗滌用水的標準,就目前的使用情況來測算,已實現節水40%-50%左右(理論值為60%)。
道路雖曲折
未來可期
由于新工廠投入運營不久,就遭遇了新冠疫情的又一次波及,整個洗滌業務隨著酒店行業的衰減也降至原來的40%左右。產能急劇縮減,對于洗滌龍生產線的投放和運行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加上效率的提升和人工的有效節省,使得整個工廠的運營顯得綽綽有余,水電汽等能源也因產能部分閑置形成或多或少的浪費。
“我們原先預計上兩條洗衣龍,設計產能預估達到3000至5000套/天,但目前的現實遠遠達不到。因此我們不得已只能放緩腳步,好在一貫堅持的品質和服務讓我們不至于一下陷入困境,原先的酒店客戶仍然還選擇跟隨和支持我們,這對我們也是一種激勵。產能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想辦法開源節流,以自建物流團隊為例,我們的12輛車目前根據實際只調用其中的一小部分。20余名員工,在生產結余出來的時間里我們會進行內部管理的一些培訓,然后想法設法去拓展業務。”
談到新工廠面臨的現狀,李總雖然略顯無奈,但仍然對未來滿懷期待,他表示:目前的困境是整個大環境造成的,并不是某一家的特例。相信隨著疫情防控的好轉,一切都會轉上正軌。
新工廠最大的優勢就是一個“新”字、設備新、場地新,前來參觀考察的客戶自然也會耳目一新;加上全體員工以及各路供應商團結一致的努力,洗滌品質和服務品質的提升一定是顯而易見的。未來,隨著產能的恢復和新增,將繼續擴張生產規模,并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和行業發展的趨勢引入更加先進的智能管理系統,不斷夯實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踏踏實實做好中高端酒店的洗滌品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