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屏山縣人民法院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織牢宣傳、審判、督查網,強化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內外發力,織牢宣傳網
通過黨組會、全院干警會方式組織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把文明祭祀、垃圾分類等作為對干警的紀律要求;順應時令要求,把握宣傳重點,通過電子顯示屏、微信、微博和抖音平臺,積極配合縣委、縣政府開展森林防火、禁漁宣傳;發布典型案例和《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發揮重大典型案例示范作用,擴大環境資源審判效果影響力;用好本院審理的因燒荒引發的森林火災、非法采砂、采礦和捕撈水產品等典型案例,通過抖音平臺、外墻展示擴大宣傳效果,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條塊結合,織牢懲戒網
成立環境資源刑事案件專項審判活動領導小組及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環境資源審判團隊,專人負責審判環境資源犯罪案件,2018年以來共審結破壞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20件,非法采礦3件;與宜賓中院及其余四家基層法院簽署《長江上游(宜賓段)生態環境“1+5”司法保護協作框架協議》,建立司法協作機制;堅持黨委主抓,屏山縣委印發《屏山縣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聯合縣公安局、檢察院建立犯罪人生態環境補償制度。
常態巡查,織牢防護網
按照“河(湖)長制”工作要求,履行河長職責,院長在真溪河堅持每月開展河道巡查,重點巡查有無侵占河道、控源截污、超標排放、非法采砂、破壞航道、電毒炸魚等突出問題,對下一級河長(鄉鎮河長)履職情況及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指導、考核評估。2名干警堅持駐村開展森林防火值班工作,在卡點開展森林防火宣傳,堅決防止火種進山;院長到對口聯系的龍華鎮開展森林防火、防汛安全檢查、不焚燒秸稈等宣傳落實情況,確保生態保護意識深入人心。
(丁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