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城鄉環境機制建設。落實考核。制發活動方案和獎懲辦法,開展月度考核、季度盤點、年度評比。確立人員。選優配齊垃圾分類專職工作人員320余名,確立垃圾分類督導員80余人,開展宣傳引導。硬件保障。轄區增設可回收、其他、有害、廚余等四類垃圾桶990個,規范設置30余個垃圾池和污水處理池,保障垃圾分類基礎設施。
◎強化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做好宣講。各村(社區)召開村(居)民代表大會,進行專題講解。全面普及。13個“村村響”、15臺流動宣傳車、轄區40余處LED顯示屏等滾動播放,設立5個固定宣傳專欄,發放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單、畫冊等30000余份。落實宣教。轄區學校落實垃圾分類減量知識宣教課堂,利用“大手牽小手”,共同參與治理。
◎強化環境衛生大清掃行動。全員參與。組織黨員干部、網格員、志愿者、保潔員等350余人,在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城郊結合部,村社干道、321國道、資威公路沿線,在鐵路沿線、沱江河道沿線,農村庭院周邊,開展城鄉環境大提升。全面治理。出動挖掘機3臺、清理各類垃圾雜物20余噸、清除牛皮癬100余處、規勸占道經營38處,勸離亂停車輛15臺,規范流動商販17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