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給我們的瑰寶,是一個地方生態文明程度的標志,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生態價值。但由于自然災害、林木病蟲害影響或年久生命力衰減等原因,出現樹勢衰弱、主干腐朽等現象,特別是枯枝斷落極易造成安全事故和群眾財產損失。
東坡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近年來對全區掛牌保護的197株古樹名木積極采取“一樹一管護員、基層排查隱患、專家現場支招、專業隊伍修復”的4項措施,以“除險、復壯、防病蟲”為修復的3個重點的“4+3”模式認真抓好古樹名木保護和復壯工作。
修復前 修復后
今年汛期,該局下發通知,請各鎮管護人員對掛牌古樹名木仔細開展隱患排查。以水邊、路邊、房邊等為重點排查區域,以安全隱患、病害蟲害、不明原因枯萎等為重點排查內容。結合主管業務股室日常巡查中發現的隱患,共收集到各類問題古樹名木15株,其中危樹險樹6株。隱患問題主要集中在枯枝斷落、阻礙出行、擠壓房屋墻體等安全隱患和樹葉枯萎、樹體遭蟲等病蟲隱患上。該局把6株危樹險樹作為修復重點,邀請專業園林專家到現場實勘,針對問題逐一支招,給出最佳修復方案。再聘請專業養護隊伍在適宜季節開展修復。
對松江鎮華藏寺內(左)一級荔枝樹開展除蟲 對多悅鎮(右)三級黃葛樹開展枯枝排險和病蟲治理
截至2021年12月初,6株危樹險樹已完成修復和復壯。全年投入管護費、修復費共計15余萬元。據悉,近兩年,東坡區已完成近20株危樹險樹古樹名木的復壯修復。
(鄧安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