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則文明興。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全國生態日的設立,不僅是對生態環境的一種關注和呼吁,更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進一步推廣和實踐。
8月14日,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肖燕與敘州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呂雙江一行在廣元市劍閣縣參加了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組織的“四川法院自然、文化遺跡以及古樹名木司法保護”現場調研及座談會。
以調研固綠色司法實踐之基
劍門蜀道,古柏林立,綠意盎然。劍閣法院向參會法院介紹了劍閣縣生態恢復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背景、目的、意義以及劍閣法院“三重三建三強”工作機制。參會中基層法院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在古蜀道上感受三國文化及千年古柏的歷史氣息,同時也學習了劍閣法院在環境資源審判工作中的新舉措——翠云廊掛牌成立的“驛道古柏保護司法服務站”。
用座談夯實生態保護協作之路
在座談會上,參會中基層法院觀看了廣元市劍閣縣劍門關翠云廊人文保護宣傳片,從險關、奇道、淳風等方面深度悉知世界第一生態長廊,之后參會11個中基層法院就“四川法院自然、文化遺跡及古樹名木司法保護”這一主題分別作經驗交流。敘州區法院呂院長圍繞敘州區法院近幾年環資審判工作開展情況作了詳細匯報,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肖院長補充發言。
借專家點評筑環資保護專業化之橋
兩名特邀專家對當日的調研及各法院環資審判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點評,并對現場提出的環資審判中的疑難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最后,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高峰庭長強調:
一要充分認識設立全國生態日的重要意義;二要堅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執行”的重要指示,構建完善的四川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制度體系;三要堅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要充分調動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鞏固發展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指示,狠抓環境司法改革,創新與成果培塑;四要堅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要把古樹名木保護好”的重要指示,做好古樹名木及涉森林等環境要素的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工作,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五要堅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的重要指示,一體推進涉人文、自然遺跡等景觀多樣性司法保護工作。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敘州區法院將始終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以“全國生態日”為契機,努力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筑牢綠色生態法治屏障,以干在實處、走在先進道路的嶄新姿態,繼續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司法保障,以司法之力護佑四川生態文明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