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增進民生福祉 護航百姓健康 內江市衛生健康2023年工作綜述

        來源:內江市衛生健康委 作者:余世林 發布時間:2024-03-20 08:50:29

        2023年,內江市衛生健康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六個好”,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強醫利民行動,一心一意謀發展,用心用情優服務,逆勢而上、篤行實干,奮力跑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內江加速度。


        10.jpg

        三甲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開展介入治療


        2023年,內江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建設綜合排名居全省第一方陣,衛生健康重點工作綜合評價居全省第二,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評價居全省第二,婦幼工作居全省第一。內江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和內江市中醫藥事業發展兩項工作成效顯著,獲省政府督查激勵。

        凝心鑄魂、匯聚力量,黨的建設展現新面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推動黨建引領強醫利民行動。22家公立醫院完成黨政分設,成立市、縣級衛健行業黨委,成立知聯會3個。3家單位完成換屆選舉,優化調整黨支部48個,新增黨總支4個,組織黨務干部培訓班3期。培育黨建示范點3個,創建省級黨建示范醫院1個、省級標桿黨支部5個、全市首批基層黨建示范點1個,1個醫學科普視頻被省科技廳評為一等獎。


        11.jpg

        患者使用居民電子健康卡掛號就診


        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內江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建設取得積極成效,資中縣人民醫院、市中區人民醫院分別成功創建“三甲”“三乙”醫院,2023年全省新晉級三級醫院共16家,內江占2家,實現了縣級三甲醫院零突破。國內頂級心臟專家李巔遠團隊入駐內江,成功開展四川省首例基因編輯豬-猴異種心臟移植手術。新增2個省級、2個川渝共建臨床重點專科、3個中醫專科申報“國家中醫優勢專科”,新增18個市級、22個縣級臨床重點專科,提前兩年完成省上下達的“十四五”建設任務,學科建設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建立市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56個,重癥、婦產、兒科等15個專業質控中心實現市、縣級全覆蓋,建成高級卒中中心2家、防治卒中中心2家。


        12.jpg

        貼心的醫療服務


            優化服務、辦好實事,健康服務書寫“新答卷”。實行“一次掛號管三天”,截至2024年2月,免費復診67256人次,為患者節約掛號等醫療費用66.72萬元。開展川渝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截至2024年2月,互認11967人次,為患者節約檢驗檢查費用247.1萬元。實施“健康敲門行動”“兩癌”篩查檢查等民生實事7項,免費上門服務失能老人1.19萬人,普惠性托位數增至10573個。推動優質資源持續擴容下沉,開展基層衛生能力提升“十個一”幫扶工程,努力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建成8家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資中縣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十統一”運行機制在全省推廣學習。全市首例“夫精人工授精”成功妊娠。在省衛健委組織的滿意度測評中,內江市住院患者滿意度居全省第一、門診患者滿意度居全省第三。

        常備不懈、筑牢防線,公共衛生工作獲得新成效。持續強化傳染病監測預警,全覆蓋開展細菌性傳染病監測,成功應對流感高峰和支原體肺炎高峰。新創建省級慢性病示范區2個,在全省率先實現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全覆蓋。2家疾控機構分別通過“三甲”“三乙”復評審,建成22家數字化接種門診。成功申報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個,在公共衛生領域實現零的突破。血吸蟲病市級消除通過省級評估,13個國家衛生鄉鎮通過省級現場評估,內江被確定為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城市示范區。


        13.jpg

        萬名醫護下基層,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更新理念、強化支撐,為事業發展插上“新翅膀”。狠抓信息化和人才引育兩項保障性工作,用“新翅膀”帶動醫療衛生服務更優質、更便捷。深化智慧醫療建設,在全省率先建成內江市5G智慧急救指揮調度中心,急救病人實現“上車即入院”。在全省率先建成內江市5G智慧醫學影像云平臺,提供“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多級遠程診斷服務,累計服務35萬余人次。培育1家省級互聯網中醫醫院,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縣、鎮三級5G遠程協同應用體系。推進人工智能(AI)在全市衛生健康行業的應用,全市10余家醫療機構開展肺結節、肋骨骨折等5個病種影像AI輔助診斷。搭建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開放平臺,建立居民電子健康開放檔案300余萬份,有序向65歲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等重點人群開放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7萬份。持續加強醫學人才引進、培育,建成國醫大師傳承中心1個、省級名中醫傳承工作室1個,成立市級名醫工作室30個,新增醫學博士工作站(室)6個,引進和培育碩士及以上人才59人,新增副高級以上職稱106人。1人入選 2022 年度“天府名醫”,11人入選四川省“衛生健康英才計劃”,新增四川省“名中醫”1人、“岐黃菁英人才”3人,42人入選2023年“甜城領軍人才”“甜城卓越醫者”。

        守正創新、一體推進,中醫藥事業再上新臺階。推動中醫藥事業、產業、文化“三位一體”高質量發展,80%以上縣級中醫醫院被評為二級甲等醫院,推進國家級中醫特色重點醫院、省首批區域中醫康復中心建設,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中醫館全覆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實現中醫藥服務全覆蓋。中醫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35萬畝,市中醫醫院標準化制劑生產中心年產值增至3000萬元。“馮氏痔漏療法”和“姚氏骨傷療法”成功入選省級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4年,內江市衛健委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1234”工作思路,錨定目標、接續奮斗,著力提升公共衛生和基層衛生“兩項服務”能力,持續深化高端人才引育、智慧醫療、法治建設“三個支撐”,重點抓好省衛生健康委與內江市人民政府共建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建設、“兩個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健康四川示范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縣)創建“四大建設”,努力讓內江群眾獲得更優質、更便捷、更高效的醫療服務,為奮力推進新時代內江振興崛起貢獻衛生健康力量。(余世林)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黄龙县| 晋中市| 仙居县| 建瓯市| 辽阳县| 会同县| 桦甸市| 四会市| 忻州市| 和田县| 遂昌县| 普格县| 林周县| 台中市| 社会| 澳门| 左云县| 元谋县| 米泉市| 米林县| 桂平市| 眉山市| 隆回县| 保靖县| 如东县| 西青区| 大厂| 贵港市| 拜泉县| 康马县| 吉林省| 邢台市| 禹州市| 江华| 乌拉特后旗| 裕民县| 凤城市| 玉山县| 阳江市| 织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