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發〔2020〕5號)和省委十一屆六次、八次全會精神,推動全省醫療保障服務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可及的醫療保障服務,寶興縣醫保局聯合寶興縣委政法委先行先試,創新在全省打造基金網格化監管體系,充分借助和依托寶興縣綜治中心智慧綜治APP軟件系統及各鄉(鎮)綜治網格化管理人員,推行基層網格化管理,打通醫保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以共建為基礎,探索基層社會網格治理新模式,讓群眾辦事“再快捷一點”。一是圍繞“一張網格”,創新社會化治理。依托縣綜治中心智慧綜治APP軟件系統,建設縣醫療保障局網格化監管信息系統,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二是搭建“一個平臺”,實現人員規范化。借助智慧綜治APP基層網格管理人員,加強業務培訓,實現人員合理再利用。三是規范“一個流程”,引領全要素網格。堅持“線上+線下”“系統+終端”相結合,建立“全域覆蓋、責任明晰、機制健全、運行高效”的醫保網格化工作體系,提升經辦質效。四是利用“一個手機”,確保服務零距離。緊盯社區治理和社會治理體系創新的實際需要,以共治為抓手,基層網格員利用手機APP平臺,深入基層、服務下延,對醫保基金實現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監管,實現醫保服務零距離。
以平臺為支撐,完善網格化聯動機制建設,讓醫保服務“更貼心一點”。建立網格化服務管理系統“8311”工作模式。即:8類基礎數據庫及功能清單、3級工作體系、1套“閉環式”工作管理流程、1個社會化服務平臺。一是以公共服務為導向,建立8類數據庫及功能性清單,涉及參保催繳、協助調查、協助辦理、政策宣傳等8類事項;二是構建3級工作體系,建立“一級網格、 二級網格員、三級網格員 ”,按照3級管理機制、逐級管理、分類負責,設立縣網格辦、鄉(鎮)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村(社)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站,規范網格員工作內容,確保各項工作得到有力落實;三是形成1套“閉環式”工作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發現、處置、上報、交辦、辦結、反饋、回訪聯動運行機制,在縣網格辦、鄉(鎮)網格化服務中心、村(社)網格管理工作站之間建立閉環式工作管理流程,確保各類事項得到有效辦理;四是構建1個“互動式”服務平臺。實行信息交流雙向互換,主動向網格員和群眾提供咨詢答疑、政策宣講、協助辦理和投訴舉報等服務,促使網格員成為鄉鎮、村(社)與群眾之間的潤滑劑、連心橋和信息港。
以改革創新為基點,實現網格治理高效便民,讓參保群眾“多滿意一點”。一是開展業務常規培訓。落實專人負責,專人牽頭,定期組織網格員開展系統操作、醫保政策、代辦業務、醫保基金監管常識等學習培訓,提高網格員業務能力,力爭人人都是“醫保小能手”;二是推行“每項都要限時辦結工作制”“個個都是首問負責制”“人人都要一次告知制”。由縣網格辦人員專職負責,針對發現和需要處理的事項,遵循準時、規范、高效、負責的原則,及時分發下派至相關股室或各級網格員,減少服務對象中轉環節,節省時間,提高辦事效率,讓業務經辦更嚴謹、群眾辦事更滿意。三是實現在服務群眾上新突破。利用網格員“活戶籍、活檔案、活地圖”的優勢,實現信息的及時傳遞、工作的快速推進以及問題的真實反饋,解決群眾的就醫困難,及時化解矛盾,做到“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和百家親”,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