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習近平新時代公安工作思想的幾個重要觀點

        來源:綿陽市公安局 作者: 林尚碧 發布時間:2021-09-17 11:44:11

         

        摘  要:習近平公安工作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同現實中國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智慧結晶,是全面依法治國思想付諸公安工作各方面的具體實踐。循徑通幽,學習領悟習近平公安工作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神要義,梳理分析“絕對忠誠觀”、“人民中心觀”、“唯物辯證觀”、“總體安全觀”等高屋建瓴又具體而微的深邃思想,有助于推進新時代法治公安工作,確保全面依法治國的順利實施。

        關鍵詞:習近平;公安工作;指導思想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具體內容之一的習近平公安工作思想,在維護政權穩定,指導公安實踐,建設平安中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細究深思,習近平公安工作思想包涵了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的幾個重要的價值維度和思想觀點。

        一、公安隊伍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維度:人民警察的“絕對忠誠觀”

        (一)人是公安工作決定的因素。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的報告中,毛澤東同志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任何重大決策,都是靠實干家堅持不懈的行動去落實和實現的。2014年全軍裝備工作會上,習近平同志也指出:“在戰爭制勝問題上,人是決定因素。無論時代條件如何發展,戰爭形態如何演變,這一條永遠不會變。”可謂一語中的,入木三分。

        在全部的公安工作中,人是決定性的因素,有什么樣的公安隊伍,就會出現什么樣的公安工作,就會帶來什么樣的穩定局面。從共和國七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也可以看出,公安隊伍從無到有,由小到大,雖然達不到世界各國警察萬分之三十五的平均占比,卻以萬分之十四的警力,確保了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局勢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可謂令行禁止,絕對忠誠的敬業典范。

        (二)奉獻犧牲體現了絕對忠誠。絕對忠誠是靈魂干凈,更是行動果敢。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李蓓2021年4月2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有1.6萬余名民警因公犧牲,30余萬名民警因公負傷,3700余名民警被評為烈士。”2020年犧牲民警的平均年齡為46.3歲。客觀上說,長期超負荷工作,身心處于亞健康狀態,積勞成疾在職病故的民警年均超過1500人,平均年齡不到50歲,在人生的黃金韶華,是事業和家庭的中流砥柱,應當對國家建設大有作為之際,卻因長期在一線“五加二”“白加黑”而最終不治。所以,在2017年5月19日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時,習近平總書記肯定了人民警察的成就,“和平年代,公安隊伍是一支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大家沒有節假日、休息日,幾乎是時時在流血、天天有犧牲……廣大公安英雄模范身上體現的忠誠信念、擔當精神、英雄氣概,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真實寫照。”民警舍生忘死的奉獻犧牲,彰顯了職業素養,和政治忠誠。人民警察從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起捍衛政權,穩定社會的神圣使命,百萬之師前赴后繼,用流血乃至犧牲,拱衛著共和國的建設發展。

        (三)絕對忠誠是永遠政治底色。在2021年3月1日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開班式上,習近平指出,“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這段話既回顧了中國共產黨人千錘百煉的意志品質,又勉勵革命事業的接班人,要承先啟后,一以貫之。作為黨領導下的公安隊伍,社會治安的定海神針,人民警察必須是一支絕對忠誠于黨的隊伍。為了砥礪忠誠,公安機關從2020年7月起開展“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2021年3月起,全警參與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旨在忠誠警魂進一步筑牢,黨的領導進一步強化,政治生態進一步優化,紀律作風進一步嚴明,務必筑牢政治忠誠,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弘揚英模精神。其結果,就是努力鍛造有“鐵一般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鐵一般的紀律作風的公安鐵軍。

        二、公安機關的價值取向和職責使命維度:宗旨目標的“人民中心觀”

        (一)以人民為中心的安全發展理念。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再一次強明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百年奮斗中,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樣,“我們國家的名稱,我們各級國家機關的名稱,都冠以‘人民’的稱號,這是我們對中國社會主義政權的基本定位。”

        作為黨和政府的“刀把子”,公安機關前面的“人民”二字,明確了立警之本。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14億中國人民服好務,這就是公安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民警服務的立足點。在新時代,人民公安篤志于維護好社會的安定團結,保障好人民的安全祥和,締造出更多的安全感,滿意度,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實實在在體現。

        (二)人民公安筑起社會穩定防護墻。人民公安自誕生之日起,便被天然地賦予服務人民的使命,幾十年來賡續以繼。2014年10月28日會見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集體代表和愛民模范時,他深情地說,“人民警察來自人民,心系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公安機關的優良傳統……你們用實際行動兌現了人民公安為人民英雄的莊嚴承諾,弘揚了正氣,發揮了榜樣作用,不愧為黨的群眾路線的踏實踐行者,不愧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黨和人民感謝你們。”2017年5月19日講話中也列舉了大量事實,“在你們當中,有的在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沖鋒在前,有的在重大安保任務面前不怕疲勞、連續奮戰,有的長期默默無聞、甘當無名英雄,有的在平凡工作崗位上像老黃牛一樣辛勤耕耘、當好‘螺絲釘’……你們不愧為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黨和人民感謝你們。”

        (三)公安工作服務人民是永恒主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公安機關堅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當前,警察不退”的勇敢擔當,和白衣戰士、各級干部、志愿者一道,沖鋒陷陣在第一線,對人民的熱愛,行勝于言。同時,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治安問題,人民公安在研究把握新情況新變化新特點,創新完善偵查打擊治理機制、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開展專項打擊整治行動,依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涉槍涉爆犯罪和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等嚴重刑事犯罪,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和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等多發性違法犯罪,從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大學》有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公安機關從各個層面各個崗位廣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推進“一網通、一網辦”,治安、出入境、交管等部門“放管服”實招頻出……可以說,當人民處于急難危困時,人民的公安隊伍從未缺席,永不缺席。

        三、公安事業的哲學思維和行動指向維度:執法服務的“唯物辯證觀”。

        (一)治國理政必須重視唯物辯證。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工班式上,他說:“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我們要學會運用辯證法,善于彈鋼琴,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話語間,政治家的清醒躍然紙上,思想家的理智連接古今,他告誡我們,為什么要重視辯證思維,是黨帶領全國人民奮斗的使命使然,是各個系統各級機關治國理政使然。

        如何運用辯證思維。2017年7月26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他說:“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必須深入分析和準確判斷當前世情國情黨情。我們強調重視形勢分析,對形勢作出科學判斷,是為制定方針、描繪藍圖提供依據,也是為了使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圖安。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既要看到成績和機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難和挑戰,看到形勢發展變化給我們帶來的風險,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里,既有全局觀,也從細處謀,既連通歷史,又審視現實,既肯定好的方面,又看清壞的方面,以此精準分析打算,這就是全面考量,對立統一,辯證思維。

        (二)公安工作務必堅持辯證思維。正是這種睿智的辯證思維,讓我們在成績和機遇面前,保持清醒頭腦。2020年,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GDP達到100萬億元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顯著上升。但是,新冠疫情肆虐背景下,既要看到“中國之治”之優,也要警惕諸多風險和挑戰。比如:政治安全風險愈加凸顯、暴力恐怖風險仍然存在、網絡安全風險空前嚴峻、經濟金融風險頻繁暴雷、涉訪涉穩風險持續加劇、公共安全風險更趨多元。通觀這些風險和挑戰,與公安工作密切相關,要實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愿景,還要付出大量的維穩努力。

        (三)通過多種方式守持辯證思維。辯證思維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從學生時代就在培植。社會穩定的執法服務,也通過各種方式運用。在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指出,“社會治理是一門科學,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濤洶涌也不行。要講究辯證法,處理好活力和秩序的關系,全面看待社會穩定形勢,準確把握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在整體與部分關系中,要把公安工作融入到黨政工作大局中去謀劃、推動、落實,公安機關是黨委政府領導下的職能部門,各項工作都不能脫離黨委政府的部署,放管服、掃黑除惡、打擊電詐等,都是公安機關作為局部去支撐國家戰略這個整體的著力點。在個人與組織的關系中,要把民警“小我”融入公安“大家”,警隊是大家庭,為民警提供施展才能、實現價值的舞臺,每個民警都要慎獨自律,防微杜漸,昂揚向上,拼搏奉獻,因為“離開了單位這個平臺,你什么也不是”。

        四、公安工作的總體思路和具體使命維度:維護穩定的“總體安全觀”。

        (一)政治安全是核心。早在2004年3月30日,在浙江全省建設“平安浙江”動員大會上,習近平同志就已經提及,“政治安全主要指民主法制建設和防范打擊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確保政權的鞏固,這是建設‘平安浙江’的首要任務。包括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法制意識,增強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在各種場合都在強調政治安全,政權安全,使之根植于人民警察的大腦。長期以來,公安機關依法打擊防范境內外敵對勢力滲透顛覆搗亂破壞活動,依法打擊“法輪功”“全能神”等邪教組織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反分裂反恐怖斗爭。按照“堅持凡恐必打,露頭就打”的原則,公安機關嚴陣以待,堅持打早打小打苗頭,自2017以來,國內再沒有發生暴恐案件。

        (二)治安穩定是基礎。同樣是在浙江全省建設“平安浙江”動員大會上,習近平同志圍繞治安安全提出,“主要指堅持打防結合,綜合治理,切實解決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高發多發的突出問題,確保社會治安秩序良好,這是建設‘平安浙江’的最主要內容”。穩定這根弦,全警都繃得緊,這是“改革、發展、穩定”的三駕馬車之一,事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實也如此,根據人民日報2021年4月15日電,今年4月15日是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當日,公安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2020年,全國刑事案件立案總量已連續5年下降,8類主要刑事案件數和查處治安案件數連續6年下降。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2020年全國群眾安全感為98.4%,在15個主要民生領域現狀滿意度調查中,全國居民對社會治安滿意度達83.6%,位列第一。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2021年6月1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1年1至5月,全國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11.4萬起,打掉犯罪團伙1.4萬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5.4萬名,成功勸阻771萬名群眾免于受騙,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991億元。而且,重拳打擊跨境詐騙,預警防范全面鋪開,社會反詐氛圍增濃,綜合治理力度加大。

        (三)社會治理是前提。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對社會治理提出了明確的意見,“當前,各種人民內部矛盾和社會矛盾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很突出、處理起來很棘手的問題,而其中大量問題是由利益問題引發的。這就要求我們處理好維穩和維權的關系。從人民內部和社會一般意義上說,維權是維穩的基礎,維穩的實質是維權。人心安定,社會才能穩定。對涉及維權的維穩問題,首先要把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單純維穩,不解決利益問題,那是本末倒置,最后也難以穩定下來。”當然,社會治理是一門綜合性復雜性的科學,既不能管得太死,一潭死水;又不能管得太松,波濤洶涌。誠如習近平公總書記所云,不能簡單依靠打壓管控、硬性維穩,還要重視疏導化解、柔性維穩,注重動員組織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發動全社會一起來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實踐證明,大力推行“楓橋式”派出所,深化發展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具體,實在,真實,可感。

        五、結語:習近平公安思想洋溢著與時俱進的活的靈魂

        習近平公安思想還可以歸納出更多觀點,上述為其特色最鮮明,影響最廣泛的重要觀點。同時,作為習近平法治公安思想的一部分,習近平公安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有效支撐,也輝映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是緊緊貼合中國社會治安現實的,是始終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是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豐富完善的。正如其來源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樣,總是在新現象新問題面前,不斷探索不斷發展,擁有不可遏阻的強大生命力。同時,變革前進的時代,又給習近平公安思想提供了強大的精神養料,滋養、豐富其內涵,使其更堅固牢靠,更嚴謹細密,更豐富強勁。


        作者:綿陽市公安局  林尚碧

         

        責任編輯:羅霞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林县| 张家川| 太白县| 丰台区| 斗六市| 江山市| 江津市| 和田市| 锦屏县| 新竹市| 慈利县| 横山县| 千阳县| 乌恰县| 长泰县| 克东县| 通化市| 怀仁县| 扎兰屯市| 石城县| 大田县| 武邑县| 昭苏县| 县级市| 安丘市| 临江市| 焉耆| 永善县| 竹山县| 囊谦县| 昭平县| 清水河县| 蒙自县| 安泽县| 凤山县| 改则县| 鞍山市| 乌兰浩特市| 宝兴县| 九龙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