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供銷社在綜合改革中要堅持為農服務宗旨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供銷社 作者:王傳雄 發布時間:2020-03-08 16:03:49


         

        中共中央中發【2015】11號文件指出:“面向農業現代化、面向農民生產生活,推動供銷合作社由流通服務向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延伸、向全方位城鄉社區服務拓展,加快形成綜合性、規模化、可持續的為農服務體系,在農資供應、農產品流通、農村服務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為農民提供便利實惠、安全優質的服務。按照這個總體要求,我們要以名企、名店和名品建設為著力點,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和農民專業合作、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供銷合作社新體系。

        一、實施名企工程,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是供銷合作社服務三農的重要載體,是推動農村流通現代化的重要力量。龍頭企業的發展水平和帶動能力,決定著“新網工程”的規模和水平。發展農村現代流通必須以企業為主體,堅持以產權聯結為基礎,以資本和品牌為紐帶,盤活資產和資源,加快網絡重組與整合。同時,依靠系統組織推動,以網絡為載體,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市場化運作、規范化管理、開放式發展。一是政策引導,加快龍頭企業的發展。以政策扶持為導向,鼓勵和引導所屬企業加快發展模式,做大做強龍頭企業。二是系統聯合,助推企業開拓市場。系統通過上下對接,網絡聯系,系統聯合等方式幫助社有龍頭企業開拓市場。三是盤活資產,實現利益最大化。另辟途徑,充分利用現有資產,通過存量資產重組入股龍頭企業,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從“賣資產”轉移為“活資產”。四是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全面加強控股、參股企業的預算管理、投資企業第一責任人制、財務委派等制度。四是引進人才,共建龍頭企業。要發展龍頭企業,必須實行人才興企戰略,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經營管理與專業技術人才,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不斷優化干部職工知識和年齡結構,培育造就一支甘于奉獻、勇于創新、團結務實、善于開拓的高素質干部職工隊伍。緊緊抓住“培養、吸引、使用”三個環節,突出培養創新型、復合型、開拓型高層次人才這個重點,最大限度地把各類人才凝聚社有龍頭企業中來。

        二、實施名店工程,構建現代城鄉流通服務體系“標準統一、管理規范、運營有序”為目標,加大新網工程系列標準的宣傳與貫徹實施力度。準確把握新網工程系列標準的技術內容、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做到有標必依、執標必嚴,開展年度十佳示范點評選活動,建設具有較大規模、網絡體系相對完備、具有較強的管理與運營能力的日用消費品、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購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煙花爆竹等龍頭企業和農村綜合服務社等窗口單位,以點帶面,推動全系統新網工程規范化建設與管理水平有新提升,著力塑造好現代、高效、安全、便捷的農村流通網絡新形象,讓農民朋友在家買得高興、用得放心。一是加快建設農資現代經營服務網絡。依托龍頭企業,著力建設大型農資連鎖配送中心,大力發展農資放心店,提升農資經營服務網點建設標準化、現代化和綜合服務水平。積極開展農機、種業等商品經營。進一步完善市級化肥、農藥儲備制度、主動市級救災儲備任務。二是加快建設農副產品市場購銷網絡。大力培育品牌農副產品,推動農超對接,建立直采直銷關系,促進農產品流通順暢。升級改造和新建一批帶動性強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增強倉儲運輸、冷鏈物流能力,在棉花主產區和主銷區建設倉儲物流設施,積極承擔茶葉等農特產品儲備和經營任務。三是加快建設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積極培育壯大連鎖骨干企業,實施小超市、大連鎖和區域集中發展的經營戰略,逐步形成縣(市)區有配送中心,鄉有超市,村有便民店的連鎖經營體系,發揮一網多用優勢,依法開展家電、圖書、藥品等連鎖經營業務。四是加快建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再生資源行業優勢,大力開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建設,以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為重點,打造一批區域集散交易市場、綜合加工利用基地和產業化示范區,加快社區和村鎮回收網點建設,促進再生資源產業化經營、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五是加快建設煙花爆竹安全經營網絡。推動縣(市、區)供銷合作社的聯合合作,強化資源整合和市場開拓,加大專用煙花爆竹倉儲配送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連鎖經營配送,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管理有效的煙花爆竹安全經營管理體系。

        三、實施名品工程,加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力度加大對農業標準化推廣的指導力度,推動農業標準化建設在面上有擴大,在點上出典型。以公司+專業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為主要組織模式,以統一種苗供應、統一作業規程、統一技服務、統一農資配送、統一分級包裝、統一品牌銷售等六統一為主要管理方式,以果蔬、茶葉、棉花、食用菌等供銷合作社傳統優勢行業為重點領域,全面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建設,努力實現農業標準化在全系統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全覆蓋。鼓勵和支持主營農產品優勢明顯、生產基礎設施良好、產業化經營規模較大、農民組織化程度較高的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協會,按照良好農業規范(GAP)、有機產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等國家認證標準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建設,培育和發展一批產品質量安全、具有明顯竟爭優勢和品牌知名度的名牌農產品基地和名牌農產品,讓特色農產品好賣,也賣得好。一是引導專業合作社完善管理制度。深入貫徹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著力加強財務、民主管理等制度建設,促進專業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二是增強供銷合作社的引領作用。著力擴大供銷社對專業社的股權,進一步密切專業合作社與農民的經濟聯結,提高專業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影響力。積極組建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推動專業合作社聯合合作,破解單個合作社在市場開拓、資金調劑和標準推廣等方面的難題。大力推進專業合作社跨區域規模化發展,在更大范圍組織農民走向市場。組織專業合作社與大型超市、批發市場實現產銷對接,促進農產品順暢銷售。三是引導專業合作社縱深發展。著力推進專業合作社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地,推廣使用新品種、新技術,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特別是在棉花、果蔬、茶葉、蓄產、食用菌、蜂產品等供銷合作社傳統經營領域和蠶繭、煙葉、中藥材等地方特色產業,要將服務鏈條延伸至生產、加工、流通領域。四是引導專業合作社逐步建立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著力塑造專業合作社產品綠色環保形象,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組織專業合作社申報產品商標和原產地保護標識,著力打造知名品牌,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王傳雄 湖北省襄陽市供銷社辦公室一級主任科員、高級經濟師) 。


        責任編輯:陽陽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漾濞| 莎车县| 禄丰县| 博湖县| 吉隆县| 贺州市| 乳源| 林口县| 武冈市| 岫岩| 阜宁县| 兴文县| 淳化县| 邯郸市| 郧西县| 祁东县| 忻城县| 贡觉县| 阿克| 洛南县| 沾益县| 保康县| 海宁市| 扬中市| 博客| 大新县| 集安市| 辽宁省| 札达县| 寿光市| 长白| 龙岩市| 都安| 睢宁县| 江安县| 乌鲁木齐县| 肥东县| 彝良县| 安西县| 石城县|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