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四川視察,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次到四川視察,第一次來宜視察,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對宜賓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四川、宜賓人民的深切關懷。習近平總書記來川來宜視察重要指示既從黨和國家事業戰略全局高度出發,又緊扣四川省情和宜賓市情,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作為基層人民法院,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來川來宜視察重要指示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意,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把領袖的深切關懷、領袖的殷殷囑托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奮斗的源泉,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人民法院工作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鍛造過硬法院隊伍。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指示精神,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司法環境。突出法院隊伍政治過硬的特色,以教育培訓工作為抓手,扎實組織開展政治輪訓思想教育、拓展訓練團隊教育、紅色文化現場教育、廉政基地警示教育“四項教育”,建設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法院隊伍。突出法院隊伍能力過硬特色,以組織人事工作為抓手,開展法官遴選、職級晉升、崗位交流和多崗鍛煉,組織庭審直播、法警技能、調研征文、書記員速錄“四項競賽”,培養一專多能、素養全面的“三高六質”法官、“三實五能”干警。突出法院隊伍業務過硬特色,以表彰獎勵工作為抓手,組織優秀法官、優秀案例、優秀文書、優秀庭審“四項評選”,在實戰中提升法官能力,在審判中選樹先進,著力提升法院干警能力素質,建設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隊伍。
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助力助推鄉村振興。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全面推進農業農村農民現代化提供司法服務。貫徹糧食安全戰略,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大違法占用耕地案件審判執行力度,促進耕地“非農化”“非糧化”依法治理,嚴懲重要農產品走私、制售偽劣農資等犯罪。妥善化解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糾紛,平等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農戶、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支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壯大。貫徹落實《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妥善化解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整治等產生的糾紛,推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行動。堅定司法文化自信,堅決抵制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影響,旗幟鮮明,敢于亮劍,堅決同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詆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和司法制度的錯誤言行作斗爭,決不能落入西方錯誤思想和司法獨立的陷阱,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與歷史虛無主義做斗爭,依法審理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等案件,向一切侮辱誹謗英烈的行徑堅決說不。依法審理涉及中醫藥、民間文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案件,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加強環境資源審判,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保駕護航。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加大對非法采伐、非法捕撈水產品、環境污染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懲罰力度,形成強大震懾。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完善公益訴訟銜接機制,妥善處理涉及長江上游沿線環境資源開發利用的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維護生態平衡。完善刑事制裁、民事賠償與生態補償有機銜接的環境修復責任制度,用好生態修復資金,建好生態修復基地,積極運用禁止令、訴前保全等多樣化舉措,落實以生態環境修復為中心的損害救濟制度。貫徹實施長江保護法,落實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加強川渝、川云環境資源司法協作,深入開展跨區域環資案件調研交流、流域性生態環境修復等工作,共筑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司法屏障。注意把握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研究排污權、碳排放權、碳匯、綠色金融等新型權利糾紛特點,依法妥善審理涉碳權益案件和重點區域涉能源結構調整相關案件,爭取形成理論與實踐成果。
加強院校合作共建,培養優秀法學人才。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服務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添勁助力。深化高等法學教育與司法實踐的融合發展,加強與四川輕化工大學、宜賓學院等高校的合作共建,為法律專業學生提供實習和見習崗位。深化“青藍工程”,指定資深法官擔任研究生、大學生實習導師,在思想、紀律、技能等方面開展師徒傳幫帶,不斷優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助力成長成才。優化招錄制度,依法依規向在校大學生、優秀法學人才等傾斜。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支持企業創新創造。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貢獻法院力量。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依法審理涉及商標和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案件,保護創新成果,推動科技創新。寬容看待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融資活動中的創新創業行為,堅持罪刑法定原則,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將民事責任變為刑事責任。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合理區分、處置涉案企業用于科技創新、產品研發的合法財產與違法所得,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貫徹落實《關于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入開展“百名法官進百企”活動,發揮“商事調解+司法確認”機制作用,緊密結合企業司法需求提供“訂單化”司法服務,著力防范和化解重點行業、領域司法風險,營造更優法治環境,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加強破產審判和執轉破工作,對準“低效率、高成本”問題,對符合條件的破產案件簡化審理程序,切實縮短簡單破產案件審理周期,促進“僵尸企業”有序出清。
(作者: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