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考察時強調,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把鄉村振興擺在治蜀興川的突出位置。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實現高質量的鄉村振興,必須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展才華,以人才匯聚的“星星之火”掀起鄉村振興的“燎原之勢”。
強化人才“本土催生”,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本土人才長期扎根在農村,熟悉家鄉人文環境和資源稟賦,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要通過高等教育定向培養、農村職業教育和農業產業基地實踐鍛煉等多種方式,加強培養本土農業生產經營、產業發展、鄉村公共服務、鄉村治理和農業農村科技等人才。要加強涉農院校和學科專業建設,開設“鄉村規劃”“綠色產業開發”“農村電商”等新業態專業與課程,注重培育鄉村實用型人才。要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專家教授尤其是農業技術人員,深入基層和鄉村企業,開展田間科普、現場指導、面對面帶教與幫扶,鼓勵鄉土人才大膽投身創新創業,使其迅速成長,脫穎而出。
強化人才“外部輸血”,為鄉村振興增加動力。“造血”仍需“輸血”,推動鄉村振興,既需要大量本土人才,也需要引進更多高素質專業化外來人才,為鄉村帶來更多新理念、新技術、新經驗,不斷激發鄉村發展活力。要堅持本土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大力引進人才,補齊鄉土人才匱乏短板,為鄉村振興賦能助力。要通過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科技下鄉”、教育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等,為鄉村振興匯聚更強智力支撐。要通過主動聯系、完善政策、搭建平臺,深入實施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工程,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打造一支全面發力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強化人才“引領帶動”,為鄉村振興開足馬力。人才回引后,關鍵是要用好用活人才,充分發揮人才在抓生產、促發展、強治理等方面的優勢,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馬力引擎。要按照不同人才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等積極為其在基層一線搭建各類干事平臺,讓鄉村發展得到最需要的人才,讓人才找到最合適的平臺。要立足資源稟賦,結合當地發展實際,找準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與人才共贏的結合點,實現促進產業發展、基層治理與自身價值體現“雙贏”。要發揮政策引導功能,制定人才財稅等優惠政策,讓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本土人才和回鄉年輕人,有成長條件、有晉升通道、有發展前途。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要把人才優勢轉化為振興動能,需要引導各類人才走進農村、留在農村、建設農村,在農村廣闊天地大顯身手、大展其能,獲得更多存在感和幸福感,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資中縣審計局 朱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