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喜臨門,潤物細無聲。4月26日9時許,由內江市市中區玉溪街道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玉溪街道晏家灣社區文化站聯合主辦的“童心同行 快樂出發”活動在晏家灣社區綠樹成蔭,修繕一新的郵電小區成功舉行。晏家灣社區網格服務站人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及部分黨員志愿者、統戰志愿者自發組織并熱心參與此次活動。
內容豐富多彩,場面妙趣橫生。活動共有6個游戲項目,分為上、下兩個“半場”進行。在“上半場”中最先出現的是“揪尾巴”:4個寶寶為一組,每人身后栓著3條短繩做的“小尾巴”,游戲開始后,寶寶在“偷襲”其他寶寶“小尾巴”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小尾巴”不被揪掉,最后以完好保住自己“小尾巴”者獲勝。接著便是“戴高帽”:每個家長和孩子同為一組,家長頭戴高帽距離孩子2米左右,孩子把圓圈扔出后,家長用高帽去接,以60秒為限,家長接到多少個圈每得多少分。然后登場的是“迷你保齡球”:工作人員先將10個飲料瓶擺成4排,然后寶寶手拿皮球站在距離飲料瓶約3米處的位置,讓皮球貼著地面滾向飲料瓶,看看能擊倒多少個飲料瓶,每人兩次擊打,按照擊倒礦泉水瓶個數最多一次積分。
如果說“上半場”比的是“拳打腳踢”,那么“下半場”賽的則是“火力全開”。首先是“你拋我接”:事先準備沙包10個,幼兒與大人面對面站好,中間間隔兩米,游戲開始時,幼兒拿起沙包拋向對面的家長,家長用筐接,每名兒童和家長為一組,按照接沙包的多少排序,依次計分。其次為“報紙飛飛”:每4至6名兒童一組,將各自準備的報紙打開放在胸口向前跑動,誰最后讓報紙掉下來誰就獲勝。跑動途中報紙不能掉在地上,同時不能用手接觸報紙,并不得用身體其他部位夾住報紙。壓軸戲是“踩氣球”:每名兒童腳上掛套2只氣球,哨聲響起后,去踩別人腳上氣球的同時又要保護好自己的氣球不被別人踩破,哨聲響則停止,氣球沒被踩壞的幼兒得獎。孩子玩得手忙腳亂,家長看得捧腹大笑,隨著此起彼伏的“呯呯”聲不絕于耳,將活動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所有活動結束后,兒童在家長的帶領下進入到了頒獎環節,社區工作人員則憑借每名兒童參與各項游戲相加的總分數,現場評選出冠、亞、季軍及優秀選手,并讓他們拿著計分兌換了各自心儀的零食等禮品。
“在這一個半小時的活動中,我哪里是看完了的,目睹孩子們天真活潑的可愛樣,在那兒玩得‘憨展勁’,肚皮都給笑痛了。感謝街道和社區的文化部門,給我們送來了五一節前的這場‘小院大聯歡’,讓孩子嗨翻了天,也讓我們過足了癮!”家住郵電小區的王阿姨帶著孫子來參加活動,看到孫子和其他兩名孩子共同登上了“冠軍領獎臺”,樂得嘴都合不上。
“如今,郵電小區大變樣,受益于市區政府部門推出的城市更新項目,也是街道和社區極力打造的一項民生工程,尤其是這老舊院落的改造加裝了電梯等便民設施,已然舊貌換新顏。我們此次推出的‘情滿幸福里,歡樂五一節’活動,就是要讓居民尤其是孩童切身地感受到真情與幸福,而這樣的真情與幸福摸得著,看得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近在我們眼前,我們沒有理由不熱愛和珍惜自己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标碳覟成鐓^黨委書記張芮榮說道。(周夢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