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晚,在市區文明辦、市區政法委和衛計局的指導下、市區婦聯的支持下、眉山市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和黨支部、攜手眉山市彭山區劉曉燕名師工作室在眉山市彭山區未成年人心理成長指導中心、彭山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會議室舉行線下公益家庭教育講座活動, 眉山市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黨支部書記、會長、中心主任劉統華, 彭山區劉曉燕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劉曉燕, 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工作室的周翠蕓老師,周靜、夏映菊參加。彭山區未成年人家長微信群家長、心理健康微課堂群家長和鳳鳴街道、觀音街道社區居民家長等40余人參加。
活動背景,心理志愿者們在長期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幫扶活動中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大部分來源于家庭教育問題,要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家長的教育觀念問題。于是,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攜手彭山區劉曉燕名師工作室,針對家長普遍關注的家庭教育問題,開展了這次線下公益家庭教育活動。活動開始前,通過網絡問卷的形式廣泛征集家長的家庭教育困惑,主講老師根據家長需求設計教學內容,通過彭山區未成年人家長微信群、心理健康微課堂群和鳳鳴街道、觀音街道社區居民群征集聽課家長。為了讓家長的更多問題得到面對面的解決,活動以“主題講座+答疑”的形式進行。自從2021年3月開始,在每月的第一周星期六晚上舉行。
4月3日晚上舉行的活動,已經是本次活動的第二期了。在第一期的活動中,由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彭山區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劉曉燕老師以《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為主題展開講座,在本期活動中,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工作室的周翠蕓老師的講座是以《怎樣看待孩子的磨蹭》為主題。
在活動前,眉山市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會長、中心主任劉統華向家長們介紹了活動緣由,提出了活動要求,他希望家長們學有所獲,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周翠蕓老師圍繞“磨蹭”展開話題,結合豐富的案例,讓家長對癥了孩子磨蹭的表現,了解了產生磨蹭的原因,學會了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孩子,也嘗試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在答疑階段,家長們爭先恐后的提出自己的育子困惑,名師工作室的周靜和夏映菊老師配合了此次答疑活動。我的孩子為什么總是和父親處不好?我的孩子為什么一寫作業就講條件?我的孩子為什么寧愿做下蹲,也不愿意記單詞?等等問題,老師們都一一進行了解答,并指導了教育方式。
活動是從晚上7點開始,到9點結束,很多家長都舍不得離開,拉著老師們和她們交流育子方法。家長們說:希望這項活動能持續開展,這樣我們的家庭教育就有了底氣,遇到家庭教育問題就能及時尋找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