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雨過天晴,在眉山市東坡區尚義鎮七里社區一處養蜂場里,栽植不久的多種果樹掩映著120多個蜂箱。蜂悅養蜂家庭農場場主胡建均邊與幫手搖著蜂蜜邊告訴筆者,“我這蜂場之所以種滿各種果樹花卉,就是要把蜜蜂、蜜源知識與社會體驗活動結合起來,打造獨樹一幟的示范蜂場,以便吸引周邊群眾和學校師生前來參觀體驗和打卡活動。”
據介紹,作為東坡區養蜂能手的胡建均,傳承父輩三代養蜂技術,早在2000年就聯合163戶蜂農成立了東坡區德康養蜂專業合作社,帶領社員建立種養共享聯結機制,抱團發展養蜂產業。近年蜂場先后獲得“全國蜂農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農民合作社省級示范社”“四川省蜂業學會第七屆理事單位”等榮譽稱號。就在2022年,蜂悅養蜂場還被省農業農村廳確定為全省示范蜂場。
如何在示范蜂場建設中打造特色亮點,持續提高蜂產業綜合效益?近兩年來,胡建均經過省內外養蜂場的多方考察,及時轉換蜂產業發展思路,按照示范蜂場建設的高標準要求,注重在1.6畝固定養蜂場上做活“文章”。在具體做法上,胡建均充分利用有限的1.6畝養蜂場地,除了均勻有序地擺放120箱蜜蜂,還在蜂箱間隙地栽植了藍莓、楊梅、枇杷、桂圓、桃子、李子、葡萄、杏子、石榴、柑桔、獼猴桃、車厘子以及寧夏枸杞等30余個品種的果樹及花卉,并在蜂場中心新建起0.2畝的養魚池,以便蜜蜂采集安全水源。對此,胡建均解釋,“這樣通過示范場建設,將把養蜂場打造成良種育種場,為蜂農提供更多優良品種。目前,蜂場已和四川農業大學楊建東教授帶隊研究生開展蜂種組配工作。同時,不同季度的果樹一年四季都有花開,蜂群通過就地采花釀蜜,果樹授粉效果更好,水果品質和產量也會更高。至此,示范蜂場就成為宣傳養蜂科普知識、開展水果采摘體驗活動的一個基地。”
“目前,已有成都和附近學校老師來聯系我,要求組隊前來基地了解和體驗蜜蜂養殖生產和果樹栽培管理知識,切實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水平。”胡建均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