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樹文,男,漢族,1963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原眉山市彭山區信訪局一級主任科員,彭山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曾獲評彭山區首屆人民衛士,眉山市優秀接談員,多次榮獲市、區年度先進個人。
他總能將晦澀難懂的法律條文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話語,為群眾普法講理,解決各類矛盾糾紛“疑難雜癥”;他總能讓大家負氣而來、滿意而歸,為糾紛化解開出“治愈良方”,成為能解群眾大小事的“和事佬”“老大哥”。
他就是眉山市彭山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被群眾親切稱為“老中醫”的干樹文,已退休卻不退崗的他,雖年逾花甲,仍滿腔熱忱,始終致力于基層人民調解工作,為群眾站好正義崗、為社會站好和諧崗、為穩定站好前哨崗。
中醫自古都有“仁術”之稱,醫者仁心,調解員如是也。
南方某木業公司,是一家曾經年產值超過3億元的優質企業,因受市場大環境影響,產值急劇下降,連年虧損。2023年12月,企業出現嚴重經營危機,兩條生產線停產,拖欠職工近7個月工資約500余萬元,欠繳養老和醫療保險等約150余萬元。今年6月中旬以來,職工們陸續開始到區委、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投訴。6月20日,職工開始圍堵公司成品倉庫,不讓貨物運出。而該品牌的銷售點急需貨源“等米下鍋”,為防止客源流失,經銷商揚言將到倉庫強行拉貨,矛盾一觸即發。
干樹文主動請纓,接手了這個棘手的案件。他冷靜地分析當前形勢,清醒地認識到,目前首要問題是如何籌集資金發放工資。
面對干樹文提出的問題,企業負責人提出了兩種籌集資金的途徑:一是長期合作的成都某木業公司愿意提供資金幫助,但前提是需要處理被職工圍堵的倉庫中的貨物;二是變賣已停產生產線的設備。然而,職工們對此提出了異議,他們擔心貨物變賣的資金不會被用于支付工資。
干樹文陷入了沉思,這兩種方案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存在風險。他必須找到一個既能保障職工利益,又能維持企業運轉的解決方案。為此,他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職工停止圍堵倉庫行為,以便成都某木業公司處理貨物。但前提是成都某木業公司每運出一車貨物,都需要向南方某園區管委會繳納貨物成本,用作職工工資保障,并由職工派出代表進行監督。
“如果雙方均不讓步,那就只有依法由企業申請破產,但由于破產程序多、時限長,何時拿到工資都是未知數;且企業破產清算時甚至可能存在資不抵債的情況,到時候職工工資更無著落。”干樹文說道。
經過干樹文的耐心解釋和法律宣傳,最終,企業與職工現場達成一致意見,簽訂了支付協議,解決了職工的工資問題。職工代表劉某緊緊握著干樹文的手,感激地說:“感謝干專家,你提出的解決方案確實說到了我們的心坎上!”
干樹文組織企業與職工代表協調解決欠薪問題
醫擔任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兩年以來,干樹文將信訪工作中積累的經驗與法律專業知識相結合。他深知,群眾反映的小事,對他們來說都是大事。工作中,他始終堅持“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理念,既保護群眾的合理訴求,也兼顧政府的合法權益,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工作方法,任何“疑難雜癥”到了他跟前,都能“藥到病除”。
2023年10月,彭山區彭祖廣場因停車難問題多次被投訴。經相關部門核實,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管理的要求,原有的停車位已不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導致該集中地段亂停亂放現象嚴重,路面損壞問題、違規停放罰單頻出導致的投訴也不斷增加。針對此問題,干樹文認為,解決此問題不能僅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應綜合施策,從根本上找原因。通過綜合研判,從首席法律咨詢專家角度,為相關部門提出一系列解決建議:一是由區住建局、區交警大隊先完善已損壞基礎設施;二是由彭山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路投公司)負責全區公共路段停車收費標準的優化;三是由區綜合執法局作為彭祖廣場的管理部門,全權負責廣場內部的管理工作,其他職能部門和鳳鳴街道做好協作配合。通過疏堵結合,彭祖廣場停車秩序進一步規范,周邊商戶和住戶均表示滿意。
干樹文就是這樣以法治為針,以智慧為線,及時縫合社會矛盾的傷口,并以精準的“診斷”和高超的“醫術”,為彭山區的和諧穩定注入強心劑。他常說,“老百姓來找我們,是看得起我們、信任我們,不把老百姓事情辦好,就對不起組織、對不起百姓。”下一步,他將繼續以“老中醫”的身份,為彭山區的法治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