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賴建華,男,漢族,1973年12月出生,四川華曙律師事務所主任,眉山市政協委員、彭山區(qū)人大代表,眉山市律師協會副監(jiān)事長,彭山區(qū)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四川省優(yōu)秀律師、眉山好人、眉山市彭山區(qū)“誠實守信”道德楷模、“彭山最美建設者”。
在彭山區(qū)經開區(qū)的法律工作站,總能看見賴建華進進出出的忙碌身影。從事法律行業(yè)近20年,憑借扎實的法學功底和實踐鍛煉,賴建華積累了豐富的調解工作經驗,善于辨法析理,近年來,累計為經開區(qū)各企業(yè)處理矛盾糾紛及風險防控評估58件。
從懷揣夢想的青年到獨當一面的律師,從法治戰(zhàn)線上的新兵到首席法律咨詢專家,賴建華以其豐富的閱歷、寬廣的眼界和法律專業(yè)優(yōu)勢,助力企業(yè)化解各類風險,為營造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作出積極貢獻。
找準癥結,打通堵點
妥善化解涉企勞務糾紛
2024年2月19日,春節(jié)的喜慶尚未散去,賴建華便一早來到位于彭山經開區(qū)的工作站,處理節(jié)后送來的各類咨詢文件。突然,一通急切的電話打斷了他的思緒……
“喂?是賴專家嗎?這里是經開區(qū)管委會,請快點到甲公司來,有工人在鬧!馬上打起來了!”聽到電話那頭的急切聲音,賴建華來不及細想,連忙放下手中工作趕往目的地。
彼時甲公司大門外,十余人用車輛將大門堵住,不允許人員進出,導致該公司短時間內無法正常運營。原來,去年甲公司將其勞務分包給了乙公司,但乙公司并未按照合同規(guī)定組織人員施工,反而又將勞務分包給了不具備資質的劉某。
年前,劉某組織了十余名外地務工人員進行施工,完工后,乙公司及劉某都沒有足額支付這十多名工人的工資。過完年,工人們再也等不及了,在2月19日的一大早來到甲公司門口,“我們忍著過完春節(jié)再來討,已經夠意思了!沒拿到工資,你知道我這個年是怎么過的嗎!不把酬勞付清,今天誰也別想進這個門!”有個工人激動地說道。
“再不把車挪開就只有報警處理了,影響運營期間造成的經濟損失你們自己承擔!”甲公司代表說道。
眼看著雙方矛盾愈演愈烈,賴建華將甲公司代表、工人代表、乙公司及劉某請到法律工作站。調解室內,面對憤怒的工人、焦慮的企業(yè)代表以及責任模糊的分包公司,賴建華積極進行溝通協調,首先以平和的語氣安撫工人的情緒,并加以勸導,希望能先把擋門的大車挪開,不影響企業(yè)正常運營。然后就欠薪情況、責任問題和解決方案與公司甲、公司乙、承包方劉某進行溝通,同時進行釋法明理。甲公司代表表示愿意承擔責任,但認為支付責任應該由分包公司乙承擔。而分包公司乙則辯稱與劉某有合同,應該由他來支付。
面對責任方相互推脫的情況,賴建華進一步解釋說:“如果分包公司劉某資金困難,未履行支付義務,乙公司有墊付責任,需先行墊付拖欠工資,再向劉某進行追償……”經過數小時的緊張調解,在賴建華的斡旋下,乙公司及劉某同意將勞務費支付給工人。
10天后,劉某結算了拖欠十余名工人的勞務費。工人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班組組長激動地說:“多虧了賴專家的幫忙,把民工工資給支付了,我們的生存生計問題才得以解決.......”
該勞務糾紛的妥善處理,既全力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又保障了企業(yè)的良性運轉。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讓法律與溫情并行
2023年6月,驕陽似火,在經開區(qū)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一場危機突然發(fā)生。某公司為了處理廢棄物,與某運輸公司簽訂了外包協議,本是平常的商業(yè)往來,但運輸公司的一名工人在執(zhí)行任務時,因操作不慎,從運輸車輛上重重摔下,不幸去世。
這一噩耗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泛起層層悲痛的漣漪。工人家庭失去了頂梁柱,親人們悲痛欲絕,而運輸公司卻在此時選擇了冷漠對待,拒絕承擔賠償責任,這無疑是在工人家屬傷口上撒鹽。
在憤怒與絕望交織下,工人家屬失去了理智,他們圍堵某公司,場面劍拔弩張。賴建華匆匆趕來,他深知,此刻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關乎著這場糾紛的走向。他先來到家屬中間,用溫和且堅定的話語安撫著他們激動的情緒,傾聽著家屬們的訴求,讓他們逐漸放下了對抗的姿態(tài),愿意坐下來理性地解決問題。
隨后,賴建華轉身與運輸公司和某公司代表進行溝通。他將復雜的法律條文化作通俗易懂的道理,嚴謹而清晰地闡述各方在這場事故中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從雇傭關系的法律界定,到安全生產責任的歸屬,每一個細節(jié)都條分縷析,讓公司代表們無可辯駁。賴建華的話語如同一把把鑰匙,打開了各方僵持的心鎖,又似冬日暖陽,驅散了利益紛爭的陰霾。
在漫長而艱難的調解過程中,賴建華穿梭于三方之間,不斷地協調、溝通、勸說,他深知,職工好、企業(yè)才能好。一方面為工人家屬爭取合理的賠償,讓逝者得以安息,生者得到慰藉;另一方面為公司分析利弊,闡明解決糾紛對公司長遠發(fā)展的重要性,保障公司的正常運轉。終于,經過數小時的不懈努力,三方達成了調解協議。家屬們拿到了應有的賠償,悲傷的面容上有了一絲欣慰;運輸公司認識到了自己的責任,承諾今后加強安全管理;某公司也恢復了往日的秩序,重新投入到生產經營中。賴建華用他的專業(yè)知識,在群眾與法律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化解了這場劍拔弩張的糾紛,讓人們感受到了法律溫情而有力的一面。
賴建華從事法律工作近20年來,除了為政府重大戰(zhàn)略、重大項目、重大工程提供專業(yè)化、精細化的法律服務,引導律師有序參與信訪接待、領導接訪、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還帶領律師團隊積極參與法律援助、“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雙百”等普法公益活動,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服務中心大局,履行社會責任,踐行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的初心使命和為民情懷。他的故事,不僅是一位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的成長之路,更是法治精神在實踐中生根發(fā)芽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