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阿壩茂縣,寒風刺骨,海拔4900多米的九鼎山早已白雪皚皚。緊鄰的南新鎮攀川村大彎嶺,上百畝蘋果已經賣完,眼下正是村民農閑的時候。
第一書記彭志禮終于可以落實他的計劃:帶領村組干部和黨員代表近10人到眉山市東坡區參觀考察葡萄、泡菜、蔬菜等產業發展。12月6日,他從茂縣趕回東坡區,來不及去接體弱多病的女兒放學,就趕緊落實參觀點位和食宿等事宜。
今年42歲的彭志禮是東坡區思蒙鎮副鎮長,2018年6月,作為全省3萬多名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中的一員,開始援助茂縣,現在是茂縣南新鎮攀川村第一書記,東坡區援茂駐村工作組組長。
崎嶇山路,見證著彭志禮作為東坡干部艱苦奮斗擔當作為的日日夜夜;
清清江水,訴說著彭志禮與脫貧群眾血肉相連親如一家的深情厚誼。
到藏干什么?
讓群眾臉上洋溢脫貧致富的幸福笑容
四周是萬仞大山,中間是飛流急湍的深谷。
彭志禮記得,第一次走進茂縣雅都鎮中村,這個茂縣最遠、條件最艱苦的村子時,腿都是軟的。通往村里的路全是“Z”字形,很多地方導航都沒有顯示。
村子最高海拔4500多米,是一個羌族同胞聚集村寨。在村里,彭志禮和村干部“搭伙”吃飯,但是麥面混著土豆捏成的疙瘩湯,彭志禮怎么也吃不習慣,許多年紀較大的村民不會說漢語,他和村民交流也遇到了難題。很多時候只有連蒙帶猜加手勢溝通。
堅定的使命感是彭志禮快速融入的“加速器”。“說茂縣話、干茂縣事、做茂縣人?!边@是彭志禮對自己的要求。
為了盡快熟悉村情民情,彭志禮帶著隊員走村進戶,用半個月的時間,將村里72戶村民家全部走到。每到一戶,彭志禮不是寒暄幾句就走,而是坐下來擺至少半小時龍門陣,收集意見、宣傳政策。
當地許多羌族群眾招待客人不是遞煙遞茶,而是撬開啤酒瓶蓋,端出一盤老臘肉,邊喝邊聊才能真正“交心”。一點一滴的風土人情,彭志禮迅速融入。
中村因為深處高山,村民大多養殖牦牛、黃牛和馬作為經濟來源。彭志禮組織黨員群眾翻山越嶺,耗時8天時間,把被大雨沖斷了的4千米牧道進行了集中維護。
高山區往往天黑得早,通過彭志禮協調爭取,18盞太陽能路燈在村寨主要路口亮了起來,群眾不再在伸手不見5指的黑夜中行走。
大家都說:“彭書記來了,村子不一樣了?!?/p>
是不一樣了。
中村每年可以產4噸純天然的好蜂蜜,但是養在深閨人未識,村民只能低價賣給當地商販。彭志禮拍攝圖片、收集資料,上網參評“尋找四川首屆最天然蜂蜜”比賽。獲獎后的中村蜂蜜從每斤30元賣到了每斤45元。被邀請來的農業專家查看中村土質,發現很適合種花椒。于是,彭志禮又帶著村民將中村的400多畝荒坡利用了起來,種上了新品種花椒。
由于工作需要,2019年3月,彭志禮被調整到南新鎮攀川村任第一書記。攀川村是一個整村避險搬遷村,群眾耕地與居住點分離,村情復雜,脫貧攻堅任務繁重。
剛到攀川村的第一天,就有群眾反映此前村上灌溉水利項目施工方違規操作,把直徑50多厘米的水管直安放到牧道中間,嚴重阻礙人畜通行,導致長大的牲畜無法下山出售。
接到群眾反映后,彭志禮立即找村干部了解情況,第二天就帶著隊員頂著太陽徒步近10多里,深入大彎嶺深山,沿著水管鋪設方向逐一查看、拍照。掌握到真實情況后,彭志禮隨即向項目主管方和施工方溝通,組織三方一起召開現場協調會。最終經過多次溝通、協調,促使施工方更改水管鋪設線路,為群眾留出了通行道路,徹底解決了問題。
攀川村屬于高半山區,70戶227人,以前產業以青稞、玉米和土豆為主,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逐漸形成500多畝青紅脆李的主導產業。但用水難一直困擾著果農。多年以來,群眾因為搶水,不知發生過多少矛盾。
為了解決用水難問題,彭志禮同村干部一道積極爭取,使攀川村搭上鳳南土灌溉工程項目“便車”,取得從過境輸水管道上引出支流管道的支持,將4000米不同口徑水管鋪設到群眾田間地頭。時值5月,彭志禮帶領村民齊上陣,擼起袖子協助施工企業搶時間,終于保證了青紅脆李在長葉開花的關鍵時期得到了足夠的灌溉用水。
“村里發展的痛點,村民關注的 ‘熱’點,就是我工作的重點。”因為經常在山路上奔波,援助茂縣1年多來,彭志禮已經跑壞了6雙鞋子。
光有干勁還不夠,還得有巧勁。
村道修整占了荒坡地,有村民要賠償,但是項目并沒有這項經費,怎么辦?彭志禮把東坡區黨建“四曬”經驗搬過去?!傲良氋~、曬黨恩,亮服務、曬奉獻,亮身份、曬承諾,亮規劃、曬團結”,帶著村民重走集體搬遷前的老村寨,請村里老黨員“憶苦思甜”。
這個“巧”招,效果出奇的好。村民勸村民:“現在日子好過啦,多虧了我們的好干部,我們不能斤斤計較?!?/p>
2018年,攀川村人年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今年預計將達到1.1萬元?! ?/p>
援藏為什么?
為了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彭志禮清楚地記得,自己告知妻子將要參加援藏時的情景。
“上級組織援藏干部報名,條件我都符合,還有基層與群眾打交道的工作經驗,你和女兒做好心理準備。”2018年6月,彭志禮輕聲告訴妻子。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妻子知道,丈夫已經下了決心。沒有多余的囑咐,她把一些常用藥和衣服一同打包塞進了行李箱,特別多裝了幾雙運動鞋和筒靴。
7月4日,按照組織安排,彭志禮和東坡區其他援藏干部一起前往茂縣。而與此同時,他9歲的女兒正在華西醫院進行脊椎矯正手術。
因為先天性脊椎嚴重畸形,當時9歲的女兒在華西醫院進行第3次脊椎矯正手術,手術時間是6個小時。進手術室前,其女兒一直哭著叫著要爸爸,直到被麻醉睡著。車行駛在前往茂縣的盤山路上,彭志禮只有打開微信,通過妻子了解女兒手術的情況。
晚上,手機視頻接通,當做完手術的女兒的臉出現在屏幕里的時候,彭志禮眼淚瞬間奪眶而出。
這是一張怎樣的小臉啊,青紫、浮腫,完全認不出了??上攵?,脊椎里的6根鋼條和10多個鋼釘讓女兒多痛!“如果我能在女兒身邊,哪怕握著她的手,吻一吻她的額頭,是不是她就不會那么痛?”彭志禮問自己。
但,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選擇援藏,就是選擇付出,選擇奉獻?!拔译m對女兒非常愧疚,但從不后悔。援藏只有2年時間,但對人的一生來說,太短暫,我相信以后女兒會理解爸爸的?!奔幢阈睦镞@樣想,但每每談起此事,彭志禮都會忍不住紅了眼眶。
受到丈夫的影響,妻子劉旭梅也在去年加入了援助茂縣的第五批援藏干部中。女兒則由外婆照顧。
今年以來,忙于工作的彭志禮似乎“忘”了女兒的脊椎矯正手術還沒有做。但其實他一直也操心著這件事。
“去年手術缺席了,今年不想再缺席!”彭志禮打算等女兒放寒假時,請假陪她做手術。
援藏為什么?不少人問過彭志禮,這個問題,他也多次問過自己。結果,他在同事的行動中找到了答案----
明明在成都開完會已經下午5點,可以順道回眉山看望家人的援茂工作組長李永康卻毅然地朝茂縣趕;
明明紅脆李子只賣5元1斤,援茂干部李旭忠卻硬要花每斤8元的價格從貧困戶處購買;
明明貧困戶已經實現脫貧,援茂干部秦維東還要“送上馬再扶一程”,監督貧困戶科學管理李子,確保每畝5000斤的產量……
“這是一份擔當,一份初心,一份責任。”這是彭志禮的答案。
離藏留什么?
留下共產黨員干部的風采
“水管鋪到果園地邊,今年李子澆灌很好,每畝李子產了5000多斤,平均每畝比去年多了近1000斤”。攀川村貧困戶冷秀剛今年5畝李子賣了6萬多元。每當看到清澈的山泉水從水管中流出時,28歲的他就高興得像個孩子。令他更高興的是,因為脫貧致富了,也有了女朋友,明年就要結婚了。
在彭志禮的帶領下,今年攀川村各項目建設順利推進:4月,橫跨小金河的連心橋建成并通過驗收;5月,文鎮大峽谷2.2千米產業道路完成硬化,破除了交通瓶頸;8月,攀川村集中居住點臨河公園和180余米的黨建文化墻完成建設,群眾人居環境大幅提升。經過努力,攀川村實現了人有水喝、地有水灌、道路暢通,環境優美,全村小康夢看得見、摸得著。
由于攀川村各項工作出色,今年以來先后被評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依法治村示范村、阿壩州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阿壩州先進黨組織。各級領導、干部也對全村給予了較多的關注,先后有省、州、縣等各級領導干部到村調研、參觀、檢查、學習二十余次。
“以前領導來調研,我是背稿子,害怕領導問問題因為不熟悉答不上來。但是現在侃侃而談,因為我對村子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有很清楚的認識?!迸碇径Y說,因為援藏,他也見了“世面”,得到了很多鍛煉,這也是以后工作寶貴的財富。
援藏是黨性教育的實踐課,磨煉了彭志禮的黨性和意志;援藏是檢驗作風的透視鏡,造就了彭志禮作為東坡干部的好作風。
“彭書記真的給我們村帶來了發展的變化,所以我們信他,服他,感激他!”“彭書記不錯,沒有一點架子,我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就像一家人?!薄芭頃泚砹?,我們的青紅脆李更甜了!”群眾用感謝的話語表達著對彭志禮的認可。
援藏可以留下什么?對于彭志禮來說,最難忘的是一些小故事。
今年6月,彭志禮和同事忙著整理脫貧攻堅資料,中午兩點了還沒有吃午飯。村民鄧明玉硬是把兩人拉到自己家里。桌上擺了4道菜,飯是新煮的,只擺了兩副碗筷。原來,村民為了彭志禮和同事兩人單獨準備了飯菜。
去羌族村民陳自我子家長走訪,臨走時,陳自我子左看右看,似乎找不到合適贈送的“禮品”。一眼瞥見院壩里的黃瓜,一下摘了3根一定要塞給彭志禮。彭志禮死活不要,陳自我子急紅了臉:“不準不拿,路上口渴了吃。” 而綠油油的藤蔓上,一共才結了5根黃瓜。
而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
“我知道,羌族群眾感謝我們,其實是感謝黨和政府培養了像我們這樣真心愛他們的干部,他們感謝的是黨?!迸碇径Y認為。
據了解,東坡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決戰脫貧攻堅的重大戰略部署,把對口幫扶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以民生事業為基調,以產業發展為主導,以“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技術骨干人才隊伍”為已任,將選派茂縣的第五批對口幫扶85名干部人才打造成幫扶“鐵軍”,在教育教學、醫療衛生、就業增收、產業發展等方面全域幫扶。
去年以來,東坡區就已投入數千萬元幫扶茂縣,其中投入120多萬元用于基礎設施改善,200萬元用于建設覆蓋24個鄉鎮94個服務站的“一戶一碼、一戶一品”電商信息扶貧系統,500萬元用于教育扶貧,600萬元用于醫療保障幫扶等。
因為工作業績突出,彭志禮成為東坡區援茂駐村工作組組長。組織上也為他的工作業績“點贊”:今年,他被東坡區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被眉山市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新時代先鋒;被茂縣縣委表彰為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最美羌山援藏干部。
“我只是東坡區援藏工作組中最普通的一員,干的也是大家都在干的事。努力幫群眾干實事,這也是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所以千萬不要‘拔高’我。”因為援藏,今年以來,彭志禮頻頻被媒體“聚焦”,鏡頭下的他有點靦腆,面對記者,他不忘這樣“提醒”。
彭志禮說,他一直記得離開東坡前往茂縣時,區委領導對大家的叮囑: “援藏不僅是修一條路、建一棟房,投錢、投項目,更重要的是思路和理念,要把‘有限’和‘無限’相結合,在有限的援藏時間里,為當地留下長久的無形資產,留下共產黨員的風采。” (張曾翔 袁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