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清晨,位于沐川縣城區的千藝造型養發育發館大門緊閉,一番打聽得知,理發店老板鄧小林帶隊集體“翹班”,義務為幸福敬老院的老人理發去了。
“小鄧師傅,你看我剪個什么造型好看呢?”“陳大爺,等下理完發,再給你修個面。”……在幸福鄉敬老院的活動室,傳出“顧客”與理發師日常又滿是關懷的對話,顯得尤為溫馨,陳大爺口中的小鄧師傅便是千藝造型養發育發館老板鄧小林。
鄧小林是一名70后,中學畢業后便外出拜師學藝,2009年學成回鄉后在沐川縣城區開了一家理發店,從2010年起,每個月都會抽出時間,帶上理發工具到幸福敬老院義務為五保老人理發,至今已有10余載,粗略統計為老人免費理發達3000余次。
談到緣何要到敬老院義務為五保老人理發,還要從10年前為一名老人理發的事情說起。那年冬天的氣溫非常低,理發店里少有顧客。此時有一位老人到店里理發,在聊天時得知這位老人是幸福敬老院的五保老人,為了理發要步行1個多小時才能到理發店。鄧小林聽后很愕然,繼續追問敬老院有多少老人呢?老人回答說有30多個。鄧小林心生憐憫,覺得老年人走一個多小時的路太難了,于是決定上門為五保老人義務理發,這一想法得到愛人劉春的大力支持。
一開始,鄧小林夫婦騎著摩托車,途經一條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幾經顛簸才到幸福敬老院,有幾次差點滑到公路坎下去。
“第一次去,就有好幾個老年人因病長期臥床不能動彈,所以他們根本沒有辦法理發,我們就到他們的房間給他們理發。還有的老人胡子很長,喝湯都要掉進湯里,頭發蓋過耳朵,由于冬天洗后不易干,發出了異味,帽子也戴不穩……”鄧小林回憶起當時看到的情景心里很不是滋味。“只要我還在沐川,還在開理發店,我就每月來為幸福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免費剪。”自從那一次后,鄧小林下定決心,開始了他們的義務理發路。
居住在幸福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共有31名,理一次發下來,鄧小林夫婦要從上午8點多開始一直忙活到12點多,才能為所有的老人剪完頭發,整個過程他們一直站著,中途沒有任何停歇,更顧不上喝一口水。
為五保老人理發,鄧小林夫婦風雨無阻。無論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還是刮風下雨,鄧小林夫婦都會按時到敬老院為老人理發。據幸福敬老院管理員朱明才介紹,2016年冬天,鄧小林夫婦按慣例提前一天告知要去為老人理發,結果第二天下雪,溫度很低,老人們圍在爐火旁烤火,以為小鄧師傅不會來了,詢著摩托車的聲音望去,鄧小林夫婦冒著嚴寒出現在老人們面前。
“10年了,小鄧師傅沒收過我們一分錢,并且頭發剪得很好,很感謝小鄧師傅。”陳碧元老人是小鄧師傅義務理發10年的見證者,談及這位年輕人的熱心與堅守,除了感謝,更為這位充滿正能量的年輕人點贊。
“我來敬老院上班已經5年多了,看見小鄧師傅每月來一次無償為老人理發,年年月月如此,從不間斷,很是感動 。”管理員朱明才說起小鄧師傅不由豎起大拇指。
“可能這個月為這個老人理發,下個月來就已經不在了。10年間,敬老院已經走了10多位老人。” 給老人們理發這些年,鄧小林早就把這些老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能用所學手藝為老人們提供服務,關愛老人,很有意義,我會繼續做下去,并且做得更好。”鄧小林夫婦為老人們理完發,趕緊回到店里,又開始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