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梅,女,44歲,2014年6月成為東坡區通惠街道莊店社區第12網格專職網格員。從加入網格員隊伍以來,她立足本職工作,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務實的工作態度為居民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她將“第一時間發現居民的需求,第一時間解決居民的訴求”作為工作目標,切實解決群眾遇到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她將服務“觸手”延伸到網格每個角落,努力當好居民的“守護者”“暖心人”。
解憂紅·做群眾的“守護者”
在莊店社區第12網格的晨光里,趙慶梅的紅馬甲是最安心的存在。前不久,趙慶梅在日常巡查中接到居民反饋定州中路7號開放式小區有陣陣怪味,趙慶梅找到街道環衛人員到現場一同排查,發現怪味為小區化糞池管道淤堵造成的。趙慶梅及時向社區報告,并主動聯系區住建部門尋到原有建筑圖紙,同時積極向市政管網部門申請維修報備,最終在相關部門、居民和趙慶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對化糞池重新建造,切實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解決了這個看著不大但卻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棘手問題。
暖心金·做群眾的“貼心人”
趙慶梅所在的網格中,老年人居多,很多老年人對智能手機的使用不熟悉,到了每年的社保認證時,趙慶梅總是忙碌地出現在網格的各個小區、居民家中。“眨眼、向左轉頭......”人臉識別通過,趙慶梅總是耐心地手把手幫助老年人進行“養老年審”。 居住在麗景園二期的陳阿姨和黃大爺老兩口,陳阿姨行動不便,老兩口只有一個老年機,每到4月社保認證時,趙慶梅都早早上門為老兩口進行社保認證,還一并完成老人醫保系統的人臉錄入。“小趙就像我們的親閨女,我們不用出門就完成年審,能按時領取養老金我們就安心了”陳阿姨的感嘆道出無數老人的心聲。趙慶梅把復雜的認證流程變成溫暖貼心的陪伴。那部隨身攜帶的智能手機,已為86位老人留存微笑,守護著晚年幸福生活。趙慶梅將為民服務初心貫穿于日常每一件實事中,讓群眾見到實效,得到實惠,受到了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
和諧綠·做群眾的“暖心人”
趙慶梅堅持每天深入網格走訪,及時發現并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全年共采集事件32條,對群眾的需求做到了如指掌。她秉持"法理情"三維調解理念,積極化解網格內的矛盾糾紛,全年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8起,成功化解6起潛在沖突,群眾滿意度達到100%。2024年3月,趙慶梅日常巡查時,發現網格內一戶居住在底樓的伍女士,擅自將入戶大門改到另一單元鐘先生家次臥窗戶下,導致鐘先生家不堪其擾,嚴重影響正常生活,經過多次溝通,鐘先生已經忍無可忍,眼看更大的矛盾一觸即發。鄰里糾紛雖然事小,但處理不恰當容易引發較大的矛盾,趙慶梅得了解情況后,首先來到鐘先生家,詳細了解事情的經過和他的訴求。隨后,又來到伍女士家,耐心聽取了對方的解釋和意見。最后將兩家喊到一起對雙方當事人進行勸解,經過近2個多小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努力,雙方逐漸冷靜下來,伍女士為自己的行為,向鐘先生進行口頭道歉,并將入戶門改回原來的地方,最終大家握手言和。當伍女士家的大門回歸原位,兩個單元的笑聲重新交融,社區和諧的密碼就此寫就。網格不大,但需要步步丈量;網格雖小,卻事關家家戶戶。十多年來,無論刮風下雨、白天黑夜,只要一個“熱線”電話,趙慶梅就會及時出現在群眾身邊。“來了、要得、我在……”趙慶梅總是用暖心的話語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一名社區網格員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