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鏗鏘玫瑰別樣紅 ——記民建全國優秀會員楊文濤

        來源:民建成都市委會 作者:陳德軍 趙晨宏 發布時間:2020-01-14 14:29:58


          遠觀她,你會被她美麗的外表、甜美的聲音所折服;走近她,你會被她堅韌的個性、執著的精神所感動。她,就是被會員喻為“鏗鏘玫瑰”的民建成都郫都區支部會員、區政協副主席楊文濤。十三年來,楊文濤憑著對民建事業的無限熱愛,用心血和智慧詮釋擔當與奉獻的內涵,用無悔和赤誠書寫人生的美麗篇章,譜寫了一曲新時代民主黨派成員不忘初心、不負韶華的贊歌。

        a_401517574640103424.jpg

          “新官”上任“三把火”

          2007年5月,民建郫都區支部成立,入會剛滿一年的楊文濤被組織任命為支部主委。“在郫都我要聽到民建的好聲音。”楊文濤至今對時任民建成都市委會主委童若春在支部成立大會上說的這句話記憶猶新,“郫都支部的成員是從民建金牛區總支‘劃’過來的,人員少,底子薄,怎樣帶著他們去實現這個目標,我當時心里真的沒底。”

            但壓力沒有成為楊文濤的“絆腳石”,而是變為了她鉚足勁加油干的動力。如何打開工作局面是楊文濤面臨的第一道“考題”。她經過認真思考,點燃了“新官上任三把火”:

             ---組織會員學習《中國民主建國會會章》,重溫《入會申請書》,答好“郫都民建三問”(為什么加入民建?加入民建后有什么收獲?為民建事業作了哪些貢獻?)問卷。如今,“郫都民建三問”已成為支部引領會員思想、規范會員言行、熨帖會員身心的“家訓”,其閃爍著思想的光芒影響了一批又一批會員。

            ---著力打造以“提煉一種支部精神、健全一套工作制度、培育一支參政隊伍、打造一個服務品牌、抓好一塊宣傳陣地”為核心的“五個一”工程建設,為支部沿著健康發展的軌道穩步前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楊文濤親自起草制訂了《支部委員職責》《會議活動制度》《會員激勵機制》等多項規章制度,并印發至每一位會員手中,每季度對會員參加組織生活考勤情況、議政調研任務完成情況、績效考核情況進行通報,把手中有制度、心中裝制度、自覺落實制度成為全體會員自覺的行動。

             “能追無勝景,始見不凡人”。楊文濤萬萬沒想到她的“三把火”“燒”出了這么大“動靜”:“郫都經驗”成為上級宣傳推廣、兄弟單位學習借鑒的“標桿”。但楊文濤沒有被“一鳴驚人”的“三把火”燒昏頭腦,而是給自己定下來更高的目標:把支部建設成為“會員之家”。

          為會員找到家的感覺

          長期以來,民主黨派的基層組織生活普遍存在形式單一,內容枯燥,沒有新意,對新成員缺乏吸引力等問題。楊文濤大膽改革,擯棄慣常的“一杯茶,報個到,發發牢騷念念報”的做法,將組織生活與網絡新媒體相結合,通過會員QQ 群、微信群等廣泛聽取會員的意見和建議,通過互聯網開展網上組織生活。這種形式不受時間段、場地等限制,深受年輕會員的喜愛。將組織生活與參政議政相結合,根據每次會議議題需要,邀請相關政府管理部門負責人參會,圍繞主題展開交流討論,會員通過與政府管理部門直接對話,答疑釋惑,集思廣益出謀劃策,最后形成有價值可操作性的方案,有效提高了參政議政質量。將組織生活與社會服務相結合,充分利用會員各自的優勢,積極做好法律援助、扶貧幫困、捐資助學、送醫療、送科技、送文化下鄉等活動,通過社會服務,擴大民建的社會影響力。將組織生活與會務工作相結合,結合各種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看望、慰問困難或生病會員等,讓會員切身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增強了組織凝聚力。

            靈活多樣的組織生活形式得到了會員的認可和喜愛,但組織生活“打游擊”、辦公場地“無定所”的現狀讓很多會員感到“沒有歸屬感”。“地點我來提供,費用我來解決。”楊文濤聯合其他民主黨派負責人找到有關部門領導,通過“軟磨硬泡”,為支部爭取到了固定的辦公活動場所和工作經費。同時,她積極籌措經費為這個“家”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和圖書學習資料,創辦了《郫都民建》《建言獻策專輯》刊物,不定期開展文體活動,滿足了會員的精神文化生活。十三年來,《郫都民建》每年出刊10期從未間斷過,成為會員愛不釋手的“精神食糧”。支部就像一個“磁場”深深吸引著會員,組織生活出勤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此外,楊文濤積極開拓創新,打造出了“三個一工程”品牌,即:支部與一個鄉鎮政府、一個政府職能部門、一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定期開展活動,取得了資源整合、互利共贏的效果。“三個一工程”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稱贊,很多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紛紛跟著效仿。

            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是民主黨派重要的、永恒的話題。楊文濤把“引才入會、會育人才、人才強會”作為支部建設的“三角架”,發展會員“求賢若渴”,培養會員“恩威并施”,推薦人才“當仁不讓”,先后有5位會員從普通干部走上縣(處)級以上領導崗位,11位會員擔任區、縣中層干部,擔任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的人數占會員總數的47.2%。這対于一個只有三十多號人的支部來說絕對是了不起的成就。楊文濤在維護會員合理利益上也毫不含糊,甚至不惜“急頭白臉”。其他黨派成員說“楊文濤‘護犢子’就像‘抱雞母’”,調侃的語氣中流露出羨慕之情。為給年輕會員搭建鍛煉成長的平臺,2017年 5月,楊文濤主動辭去主委職務,把“接力棒”交給了年富力強的支部會員楊科,并盡心盡力“攙扶”楊科“挑起擔子”“邁穩步子”。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楊文濤不僅是支部主委和區政協副主席,同時也是為人之母、為人之妻。由于她身兼數職,又是一個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的“工作狂”,加班加點就成了家常便飯,幾乎無暇照顧丈夫和女兒。她這種忘我工作的“女強人”風格令丈夫和女兒“愛恨交加”。“不知什么時候我女兒將微信名‘媽媽’改成了‘粉媽’,我老公將‘老婆大人’改成了‘鋼鐵戰士’”。楊文濤雖然是笑著說的這番話,但淚水已涌出了眼眶,“要說我最愧對的是誰,那就是我的丈夫和女兒了!”

            為民生“鼓”與“呼”

            “守住一顆為國計民生的‘初心’,做好國計民生現象的觀察員、深入實際調研的調研員、廣大民眾心聲的傳達員、政府職能部門的評論員、國計民生服務的監督員,才能體現一個黨派成員的價值。”這是楊文濤時常教導會員的話語,也是她自己秉持和堅守的信條。2008年1月以來,楊文濤先后擔任成都市十五屆人大代表和成都市十四屆、十五屆政協委員,她始終堅持把關注國家大事、反映百姓需求作為實現自身價值的體現,不遺余力為國計民生“鼓”與“呼”。

        a_401517575684485120.jpg

        楊文濤深入藏區指導精準扶貧工作

            郫都區三道堰是保障1600萬成都市民飲用水的“源頭”,近年來,水源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但資金成本高、缺口大、使用范圍窄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水是生命之源,關乎民生大計,出不得半點差錯。”楊文濤敏感地意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性。為深入了解成都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情況,楊文濤多次深入郫都區幾個鄉鎮實地查看,入戶走訪傾聽群眾訴求,發放問卷征求意見,幾易其稿形成了《關于成都市飲用水水源保護生態補償機制的調查與建議》調研報告,并針對落實工作中的難點、“卡”點給出了建議。但由于此項工作牽扯到的部門多,落實起來難度較大。性格要強的楊文濤“不依不饒”“窮追不舍”,不達目的誓不休。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連續四年的呼吁,在2012年2月召開的成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這篇傾注了楊文濤心血、汗水和智慧的議案終于“開花結果”了: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決定,從2012年起由市財政局每年轉移支付給郫都區6000萬元(2019年提高為1.2億元)補償資金用于飲用水源保護。“作為人大代表,涉及到民生問題,就應該要有一種‘問題不解決不罷休’的‘死磕’勁兒。”楊文濤自豪地說。在任期內,她堅持訪民問苦、為民請命,先后向各級人大、政協提交關于民生的議案、提案共83件,其中有 17件被列為人大議案、政協重點提案,有多篇調研報告得到民建中央、中共成都市委和郫都區領導的批示。

            楊文濤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眾之中,除了完成“規定動作”外,她還經常利用周末或節假日到大街小巷轉一轉,到集貿市場和菜市場逛一逛,與市民“拉拉家常話”“擺擺龍門陣”,傾聽群眾的心聲和訴求。楊文濤說,有些事看起來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往往會被忽略過去,但恰恰是這些源于我們身邊的小事,透出了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大民生”。對于社會不良現象,她也敢于挺身而出,幾次“路見不平一聲吼”,頗有“帶刺的玫瑰”的味道,為此,郫都區環保局還專門聘請她擔任監督員。

            社會服務工作是民主黨派履行職能擴大社會影響的重要載體,也是黨派成員了解國情民情、關注國計民生,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楊文濤充分利用這個最能直接展示支部形象的“社會窗口”,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頗具特色、富有成效的社會服務活動:籌集30余萬元資金幫助藏區貧困學子完成學業,捐款140萬元支援災區群眾重建家園,逢年過節慰問貧困家庭、高齡老人、優秀教師,大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這一樁樁善舉像陽光一樣溫暖人心,如火炬般照亮他人,彰顯的是參政黨的政治意識和社會擔當。

        a_401517577680973824.jpg

        楊文濤率隊開展“寫春聯,送溫暖”活動

            俠骨柔情擔道義,鏗鏘玫瑰綻芳華。民建郫都區支部在楊文濤的帶領下,各項工作百舸爭流,勇立潮頭,連續6年被上級評為先進基層組織,成為郫都區政治舞臺上一支重要力量,為民主黨派基層組織豎起了一面鮮艷的旗幟。2010年和2015年,楊文濤兩次被民建中央授予“民建全國優秀會員”稱號。今年1月,支部又被民建四川省委表彰為首批“五個好”基層組織。

            “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腳下的路還有更多的累,追逐夢想總是百轉千回,無怨無悔從容面對……”楊文濤說,她最喜歡《風雨彩虹鏗鏘玫瑰》這首歌,因為她覺得那鏗鏘激昂的旋律就是她的性格,樸實無華的歌詞就是她內心的寫照。(陳德軍 趙晨宏)


        責任編輯:李月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雅县| 奉节县| 平邑县| 和平区| 游戏| 荔波县| 莱阳市| 高碑店市| 六盘水市| 曲麻莱县| 黑河市| 无棣县| 南华县| 日喀则市| 汾阳市| 抚顺市| 黎城县| 牡丹江市| 叙永县| 天等县| 丰县| 乾安县| 聂拉木县| 蓬安县| 托克托县| 正宁县| 南昌县| 长丰县| 玉田县| 河西区| 潮安县| 临西县| 安阳县| 和硕县| 罗源县| 汶川县| 峨眉山市| 石景山区| 澎湖县| 南涧|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