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到了,祝你有黃牛的耐力,牦牛的毅力,水牛的活力,奶牛的魅力,鐵牛的神力。
在家家戶戶慶祝迎新年的時候,有三位監獄民警,都恰好趕上了本命年,他們以自己特殊的方式,來慶祝這個新年。
工作交給他,我們很放心!
2021的除夕夜,48歲的民警鄧剛又是和罪犯一起過的,已經記不清是第幾個除夕沒有在家了。提到鄧剛,很多人不約而同都想到了一個詞“老黃牛”。子承父業,默默無聞,已經在監區帶班了26年。他是個認真的人,對工作超級用心,每到輪崗,他都是大家眼中的“大紅人”、口中的“香饃饃”,監區都搶著要他,“工作交給他,我們很放心!”他不是個健談的人,平常的話題引不起他的興趣,但提到罪犯的事,一點風吹草動他都了如指掌。若問他有特別,那就是超乎尋常的耐心和觀察力。1999年,一名罪犯引起了鄧剛的注意。刑期19年,感覺出獄遙遙無期,罪犯有些消極,情緒持續低落,也不配合改造工作,是有名的“釘子戶”。年輕的鄧剛發現,每次和母親通信,罪犯都會寫“不孝兒子落筆”。鄧剛由此判定,罪犯心中還是存有善念的,還是能夠改造好的。于是,經常找罪犯聊天,化解他的不良情緒,力所能及地幫他解決困難。在他堅持不懈的幫助下,罪犯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2013年,已經輪換幾個監區的鄧剛,再碰到那名罪犯時,他已經成功減刑,并即將刑滿釋放。
一次次地嘗試和付出!
大年初六的下午,民警張靜早早到了指揮中心,比預定時間早了半個小時。在這里,她將值守監控,直到半夜。“來早了啊!”“春節嘛,早點到,上一班好回去過年。”知道自己的班被調到春節的時候,張靜很平靜,“因為工作的特殊性,24小時都要有人值守。這次不是我,也會是別人。”
工作多年,張靜電腦桌面“開拓牛”的照片一直沒有變過。這頭牛陪伴著她,見證了她一次次的嘗試和付出。1999年,還在樂山監獄的她,第一批報名參加心理咨詢師培訓,并參與創建了心理咨詢室。1997年,嘉州監獄“藍心”巾幗志愿者服務隊成立,張靜又第一個報名,并逐漸成為其中的骨干力量,“沒想到會堅持這么久,愛心幫扶、禮儀解說、醫療服務、心理咨詢、家教養身、文體活動等,每一年都不同。”要論印象深刻的事,莫過于2017年的四川監獄系統乒乓球、羽毛球比賽。那一年,比賽場地在樂山,張靜擔任了總聯絡員,參與其中全部環節。禮儀訓練有她,溝通聯系有她,后勤保障有她,汗水濕透有她,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張靜所在的嘉州監獄工會榮立了集體三等功。2019年,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在四川舉辦。她又擔任了四川監獄警察乒乓球隊、羽毛球隊集訓的聯絡員,統籌安排并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
黃俊,這邊來頂一下!
“黃俊,這邊來頂一下!”“黃俊,有罪犯要就醫!” 對講機里聲聲呼喚的人,正是35歲的特警隊員,黃俊。江湖人稱“俊哥”的他,完美符合了外界對監獄警察的想象,身材挺拔、外形俊朗、工作嚴謹、渾厚男中音、自帶“低音炮”。都說特警隊工作苦、事情多,黃俊卻一點都不含糊。他心中有勁,肯鉆研,愛學習;他心中有責,主動作為,不推卸;他心中有戒,守底線、心存敬畏。AB門,他一絲不茍、認真安檢;罪犯改造現場,他火眼金睛、洞察隱患;訓練場,他苦練內功、提高技能。從應急處突到重大獄情處置,從安全警戒到警力協防、日常巡邏執勤,都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生活自律,待人熱心,甘當蒲公英,愿作孺子牛。去年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考慮到其他同事家中的情況,黃俊主動選擇了“一戰到底”;今年春節,剛結束輪班的他長舒了一口氣,“有點小確幸”,終于能過個完整的春節了。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
鄧剛、張靜、黃俊,只是監獄眾多民警的縮影。在嘉州這片熱土上,他們發揚著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精神,愛崗敬業、默默奉獻、不計得失、開拓進取,以己之力、盡己所能,為新型現代文明監獄建設做出各自的貢獻。
(徐慧 洪生 鄒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