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8月進入樂山市犍為縣法院工作開始,秦曉麗就與民行法律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那里,從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再到法庭負責人,秦曉麗一步一個腳印,創下她人生中一個又一個新的成績:所負責的法庭工作考核全院第一,個人辦案質量全院第一,連續5年年度考核優秀……正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34歲的秦曉麗卻選擇“跳槽”到眉山市東坡區人民檢察院,從事民事行政檢察工作。
“放棄熟悉的工作環境,中年跳槽到東坡區檢察院,為何?”秦曉麗的朋友都感到不解。確實,從法院到檢察院,從副科到科員,工作環境、工作方式乃至角色定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在秦曉麗心中也曾有一些不安和困惑。但得失總是守恒的。作為另一種“補償”。11年來,從法官到檢察官的身份轉變,也讓秦曉麗對司法為民一詞有了更精深、更寬廣的判斷和思考……
多做一步 定分止爭
“民事檢察工作解決的是紛繁復雜的民事法律關系,往往面對的是抱有最后希望的當事人。”秦曉麗經常告誡我們,做好這份工作,一定要沉得住氣去精準研判,靜得下心去和當事人深入溝通。
2020年11月,秦曉麗辦理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經過細致審查,案件并沒有太多的法律難點,申請再審已超過法律規定的期限,不符合受理條件。結案不難,但考慮到糾紛已經歷時24年,難以再提供新證據,且申請人是一位80歲高齡的耄耋老人,該案又是親戚間借款糾紛導致,簡單結案似乎不是最好的選擇。
當時,雙方當事人因為多年的訴訟糾葛,矛盾深植,對檢察官來說,要促成和解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發現雙方訴求差距很大,和解很快陷入僵局。
于是,在與雙方當事人反復溝通,了解當事人真正的訴求,探明無法息訴的原因后,秦曉麗重新對案件進行了研判,把案件爭議焦點、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點、法理與情理的融合點全部梳理出來了,然后再繼續做當事人工作。經過14天的不斷協調磋商,逐漸將當事人各自具體的利益要求引導到雙方的可接受范圍,最終促成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相關款項全部給付到位。至此,這起24年的利益糾葛終于隨著檢察和解畫上了句號。
“有時候,結案并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多做一步。”伴隨著和解這一刻的成就感,秦曉麗還有一份油然而生的作為民行檢察官的自豪感。
敢于監督 守護公正
在申請人面前,秦曉麗是一個暖心檢察官;但面對違法者,她從未有過半點兒含糊。打擊虛假訴訟,維護司法公平正義,她是沖在一線的急先鋒。
2015年,東坡區某木制品廠長期虧損,背負大量外債,后因修建高速公路,該廠被依法拆遷。依照法律規定,債權關系中勞動報酬有優先受償權。但該廠獲得的拆遷補償款不足以全額支付工人工資和其他債務。老板雷某與張某、李某、王某等7人串通,將部分借貸債務以拖欠工資的名義提起民事訴訟,套取了18萬余元補償款。
2016年4月,民行部門接到群眾舉報,稱工資表上的人有的不是該廠工人,申請執行工資的人員有假。秦曉麗當即到法院調取5起追索勞動報酬系列案件的卷宗,但案件表面看不出任何虛假痕跡。為盡快揭開真相,秦曉麗多次奔走于彭山、仁壽及本地部分鄉鎮尋找案件當事人,調取工商登記、職工工資表等資料反復核查,發現張某、李某等5人不是該廠員工,是債權人;王某等2人雖是該廠員工,但被拖欠的工資遠低于起訴工資。顯然,這一系列案件是虛假訴訟。
東坡區檢察院向法院發出再審檢察建議,并向公安機關移送了犯罪線索。后法院采納了再審建議,并裁定撤銷該一系列民事訴訟。2016年12月16日,眉山市首例虛假訴訟罪案一審判決,雷某等8人分別被東坡區法院判處四個月拘役到一年不等有期徒刑。
11年來,秦曉麗辦理民事行政監督案件220件,建議提抗和建議再審50件,辦理虛假訴訟案件26件,總結辦案經驗,形成的《論民行檢察監督調查核實權的運用》等多篇調研文章在省、市法學會主題征文活動中獲獎。
“同心”團隊 維權護弱
司法責任制改革以來,東坡區檢察院按照檢察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要求,結合檢察官優勢和特長,成立了13個專業化辦案團隊。以秦曉麗為組長的民事檢察辦案團隊,就是其中一個。秦曉麗為她的團隊取名叫“同心”團隊,寓意為“與民同心、與民同行”。
2019年底,秦曉麗在走訪法律援助中心時,了解杜某某等20名農民工自2017年開始被拖欠工程款20余萬元,包工頭陳某一直躲避不見。經過細致審查,檢察機關基本確認了欠薪事實,依法支持杜某某等20名農民工起訴。
案件雖然支持起訴了,但是工作沒有結束。當時正值年關,為了讓20個家庭安心過年,秦曉麗團隊與承辦法官多次溝通協調,最終促使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
“我們在外打工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辛苦一年掙的錢拿不到手,感謝檢察官,幫我們要回了辛苦錢,我們可以高高興興回家過年了。”春節前夕,農民工們終于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錢。
11年來,秦曉麗和她的團隊辦理支持起訴案件33件,為弱勢群體爭取賠償費94萬余元,為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330萬余元。在辦案中,秦曉麗團隊發現,弱勢群體維權工作機制存在制度缺陷和監管漏洞。2020年,在她們的推動下,東坡區檢察院聯合東坡區法院、公安局、司法局會簽了《關于建立弱勢群體維權援助機制的意見》,建立了弱勢群體維權聯席會議制度和定期通報制度,共同研究解決服務弱勢群體疑難問題,為弱勢群體維權開辟了綠色通道。
歷經一起起民行案件、一樁樁百姓關切,秦曉麗深知這份工作的意義,讓她在檢察道路上走得堅定而執著。2017年,秦曉麗被省檢察院記個人二等功;2018年,被高檢院記個人一等功。面對這些自豪的榮耀,她卻淡然地說:“我只是做了本職工作,榮譽屬于我們的團隊。如果自己辦理的案件激起了一個小小的水花,水花蕩漾開來形成了整個水面的漣漪,改變了這片水的風景。也許,這就是水花的價值。”
(湯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