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就像一個強大的磁場,深深的吸引了我,在我和黨組織因故失去聯系的那段日子里,我也沒有停止過發射出我的電波。”在建黨100周年前夕,說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和黨組織“失聯”的整整10年時間,家住內江市中區玉溪街道玉溪路社區的曹順晏陷入了對往事的沉思當中。
1964年8月,18歲的曹順晏離開威遠老家,去了彩云之南,成了昆明軍區7694部隊軍區高炮團的一名無線電報務員。3年之后,由于美國對越南發動戰爭,部分中國軍人承擔起了援越抗美的光榮使命,曹順晏和戰友進入了越南奠邊府。
“那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對我來說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記得有一次,美軍出動了125架次飛機,對我們的陣地狂轟濫炸,有兩個連的兄弟除了8名炊事員在山坡后面埋鍋造飯幸免于難,其余的戰友全部英勇犧牲了。”戰友的不幸犧牲讓曹順晏悲痛萬分,但他們為國捐軀,對黨忠誠的革命精神同樣令他十分感動,讓他從內心深處萌生出了參加中國共產黨的想法,他的入黨申請書很快就被戰地黨支部批準了,成為一名預備黨員,只是遇上部隊緊急轉移,他沒能實現自己作為一名軍人在陣地上的黨旗下宣誓入黨的美好愿望。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1968年5月,曹順晏隨著部隊回國休整,并于第二年3月退伍回到老家威遠,之后,時值內江地區電信局招募人才,因為在部隊多年從事報務工作,經驗豐富,業務熟練的他被招考進了電信部門,負責電信局的報務系統和共青團工作。這個時候,曹順晏才發現,自己的黨組織關系說是從部隊被轉入地方了,幾經查找,杳無音訊,仿佛一段電波,因為無人接收,從而消逝在了茫茫的夜空當中。于是,從1973年開始,不灰心、不氣餒的曹順晏一再向黨組織“發射電波”,幾乎每年都在遞交入黨申請書,直到10年之后的1983年,他被批準正式入黨,至今已有38年黨齡。
對此,曹順晏說道:“黑夜終會過去,黎明總會到來,在被黨組織重新接納之前那10年,我始終堅持信念,絕不動搖,因為我相信黨組織不會永遠地拋棄我,我也必須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審視自己、完善自己,爭取早一天回到黨組織,就像一個失散多年的孩子,回到母親溫暖的懷抱!”
不僅如此,在電信部門幾經分分合合之后,曹順晏被分配到了中國移動公司,直到2006年退休,但退而不休的他,依然擔任著移動公司退休黨支部書記一職,管理著30多名退休老黨員,等到3年過后公司派來了專職的支部書記,他才放下“最后一棒”,居住在市中區玉溪路386號家中,陪伴著愛好書法和繪畫的妻子共享晚年的幸福時光。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在談到對黨的認識和建黨100周年有何感想時,曹順晏表示,他非常樂意“給黨說說心里話”。他說:“我出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接受的傳統教育很深刻,我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只要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未來的中國才能更加繁榮和富強,未來的中國人民的日子才會更加富裕和安康。”(周夢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