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眉州監獄三監區黨支部書記、監區長。從警23年來,他始終扎根一線,以樸實的情懷、平凡的堅守,在改造罪犯的最前沿鐫刻初心、踐行使命。
銳意創新
爭做對黨忠誠的帶頭人
此次隊伍教育整頓力度大、要求嚴、布局緊,隨著學習教育活動的全面鋪開,工學矛盾逐漸凸顯,王鵬心里明白,安全穩定的底線不能動搖。
“如何做到學習教育與業務工作兩手抓、兩手硬?如何激發民警的學習熱情?如何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效?”帶著這些思考,王鵬銳意創新:帶頭講黨課,并邀請監區老黨員和業務骨干輪流上臺講,提高大家積極性;帶頭學標準,讓民警牢記崗位職責,履職盡責;帶頭擠時間,充分利用周末和下班時間完成學習任務;帶頭隨時問,上班路上、吃飯間歇、會議之后,都成了三監區民警互相抽查提升的好時機。
在王鵬的督促引導下,監區民警工作作風持續向好,履職能力進一步增強,對黨絕對忠誠本色進一步彰顯。
沖鋒在前
勇做迎難而上的“排雷”兵
“當時沒想那么多,就希望快點解決隱患”。回響起20年前的那一次“冒險”,王鵬挺云淡風輕的。
那是2001年7月19日,原眉山監獄礦山中隊2-0溶池中深孔大爆破點火后未正常起爆,此次爆破使用炸藥25.6噸,導爆雷管5608發,導爆索2000米。這是一起起爆拒爆事故,必須馬上進行處理,派誰下井處理?安全怎么保障?危情時刻,王鵬主動請纓下井處置事故,第一時間沖到點火點,迅速用電工刀切斷起爆裝置,解除了危機。
如今,監獄早已退出高危行業,王鵬的工作里不會再出現炸藥、雷管,但在監管改造一線,他隨時面臨著犯群中深藏的“定時炸彈”。
無期徒刑罪犯李某就是其中一顆。因刑期長、妻子起訴離婚,李某失去改造信心,一度絕食、鬧事、尋短見,王鵬迅速組建攻堅專班,根據多次與李某的個別談話不斷修改改造方案,從心理矯治、文化熏陶、技能培訓等多個渠道引導李某,同時,王鵬派出民警到李某父母家里,了解李某情況,將父母和孩子想對李某說的話錄成視頻帶回監區,讓李某看到家人的期盼。在王鵬和監區民警的關心和耐心教育下,李某逐漸看到生活的希望,開始積極改造。
事實上,無論何時,無論在哪里,王鵬總是那個迎難而上的“排雷”兵。從“專門得罪人”的督察科科長,到先后調任二監區、七監區和三監區的支部書記、監區長,王鵬始終以一個“排雷兵”的專業、沉著、果敢,將一次次矛盾危機化解在萌芽狀態。
默默堅守
甘做高墻平安的守護者
面對建設新型現代文明監獄的新要求,王鵬始終堅持底線思維,全力以赴維護監獄持續安全穩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身為“洪林”支部書記的王鵬帶領三監區支部全體民警,主動請戰,勇挑重擔,堅持按照《全省監獄疫情防控“1+14”工作標準 》,堅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抗擊疫情的工作部署,做到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管控,實現了監區疫情“零感染”、情況“零報告”、輿情“零炒作”,確保了監區的絕對安全。
封閉執勤期間,為了堅定戰疫決心,王鵬組織監區民警在黨旗下宣誓,牢記入黨誓言;為了避免監區民警長時間封閉執勤產生懈怠心理,王鵬與監區民警經常開展談心談話,了解他們所思所需所盼,積極配合工會對民警及家屬開展慰問幫扶,解決民警后顧之憂,確保了民警思想穩定,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此外,為了緩解罪犯的恐慌和長期無法會見家屬的焦躁情緒,王鵬不斷創新教育形式,通過組織“一次科普”“一封家書”“一場講座”“一次征文”等活動,有效緩解了罪犯思鄉情緒,激發了罪犯愛國主義情懷,實現了監管安全與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促進。
因工作表現突出,王鵬多次榮獲優秀公務員、優秀黨務工作者,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他所帶領的三監區支部先后獲得“洪林”黨支部、四川省監獄系統先進黨支部、監獄綜合目標考核一等獎、二等獎的榮譽。
一身藏藍、一生忠誠。王鵬,這名普通的監獄民警,始終牢記初心,在堅守平安的征程上砥礪前行。
(賴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