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陳利剛,現任眉山市公安交通警察直屬一大隊巡邏二中隊中隊長。從警15年來,先后被評為“眉山市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四川省交警系統交通秩序管理崗位能手”、“眉山市青春助力開放發展十佳優秀青年”,獲個人三等功4次、通令嘉獎2次。他用使命擔當、真誠奉獻,詮釋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質樸本色。 【初心】 聽到那一句“謝謝你們了” 他更加堅定入警初心 2005年,陳利剛以遞補的身份考入了眉山公安交警隊伍,面對來之不易的工作,他經常說:“能成為一名交通警察,這是難得的緣分,我得更加珍惜和努力。” 2008年5月12日,正在巡邏的陳利剛感覺到了地動山搖,然后聽到了汶川發生大地震的噩耗,當天晚上看著電視里的災區情況,徹夜未眠。次日清晨,眉山交警拉響了抗震救災的“集結號”,將派出警力前往災區救援。 “當時,我什么也沒想,只是覺得能用得上我們交警,我們就應該挺身而出。”陳利剛毫不猶豫,第一個報名,成為了首批赴災區救援的眉山交警中的一員。 到達災區后,救援隊員蹲睡在屋檐草坪下、吃著面包干糧礦泉水……救災的第二天,陳利剛突發急性腸胃炎,嘔吐腹瀉不止,帶隊領導得知情況后,讓他在營地休息。 “在指揮交通中,聽到有許多駕駛員向我們真誠地說謝謝,看到災區到處一片狼藉,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陳利剛在休息2小時稍微緩解后,又立即前往執勤點,為保證“生命線”暢通作出自己的貢獻。 2008年汶川地震災區支援結束后,陳利剛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3個月后,按照省公安廳的統一安排,他又第一個報名,成為首批前往阿壩藏區維穩工作組的一員。他被分配到阿壩州最偏遠的縣城——壤塘縣,這一待就是200多天,援藏期間他任勞任怨、恪盡職守,獲得了當地公安和老百姓的認可,分別被壤塘縣公安局和阿壩州公安局記三等功,圓滿完成了首批援藏任務。 “這兩次外出執行任務,給我的觸動很大,作為一名人民警察,更加堅定了我的入警初心。”陳立剛說,“要矢志不渝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而努力奮斗!” 【守護】 因為那一句“警察叔叔好” 他守護著1萬余名孩子 “警察叔叔好!”“陳叔叔什么時候來給我們上交通課呀?”“自從你上次教了我們如何看紅綠燈后,我每次過馬路都是嚴格遵守紅綠燈的。”……陳利剛不僅是一名交通警察,還是一名資深的學校課外輔導員。 陳利剛在2010年調至巡邏二中隊管理新區時,他主要負責眉山市第一小學護學崗,市一小位于彭壽街,是一條只有一根機動車道的道路,每天上放學都會擁堵,家長學生存在安全隱患。 據陳利剛介紹,他在市一小學校門口執勤時,曾發生過一件事:當時學校門口道路機動車和行人均流量較大。中午放學時,一名男子騎著電動車帶著一名孩子逆行。陳利剛見狀將其攔下,并將其勸導到路邊安全位置。陳利剛指出該男子逆行違反了道路交通規則,沒想到該男子說道:“放著那么多汽車你不管,管我這個騎電動車的干什么?” 陳利剛繼續說道:“首先,道路交通安全法并不是只給汽車制定的,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都必須要遵守。其次,出于對自己和孩子生命安全考慮,逆行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聽完陳利剛的話,該男子羞愧地低下了頭。 這件小事情發生后,給陳利剛的觸動很大。“只靠指揮交通,疏堵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才能既治標又治本呢?”陳利剛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中,并提出了四項可行措施。 每一堂交通課,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分鐘,但既教會了學生和老師,還形成了“小手牽大手”的良好氛圍。今年9月,新建的齊通中小學和蘇轍中學正式開學,巡邏二中隊的管理范圍再次擴大:5所學校、5所幼兒園,約有1萬余名的孩子。 正是因為經常聽到那一句“警察叔叔好”,正是為了1萬余名孩子的出行安全,陳利剛創新開設的“交通課”從未落下過。截至目前,陳利剛親自上了交通知識課300余堂,受教學生近8000人次。 【柔情】 想起那一句“爸爸,不講信用” 他也曾感到很自責 2010年,陳利剛擔任巡邏二中隊中隊長后,迅速進入了角色,身先士卒投入工作,制定疏堵方案、檢查重點路口、上路執勤巡邏……在他的模范帶頭作用影響下,全中隊民警超負荷地忘我工作,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時到崗,不辭勞苦堅守崗位。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心都放到了工作上,給予家庭的自然就少很多。陳利剛有一條微信簽名是“我一定是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也許這是他希望做到的,但事實卻并不能遂人愿。 他這個“好兒子”,好幾次因為工作,沒有陪父母度過完整的生日,沒有和家人一起過一個完整的年; 他這個“好丈夫”,經常給予妻子的承諾:周末去成都逛一次街,公休去外省、甚至國外好好地玩一玩……許多承諾都未實現; 他這個“好父親”,孩子已經上小學了, “他好像從來沒有陪孩子打過一次疫苗。”陳利剛的妻子如是說。 今年夏天,陳利剛的兒子幼兒園畢業,暑假期間,一家人約好了去逛商場,給孩子置辦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具,為即將到來的小學一年級新學期做準備。可是,臨近下班時,眉山岷江二橋附近發生了一起車禍,兩輛大貨車追尾,占用2根車道,導致擁堵約1公里。疏散交通、聯系拖車、現場指揮……這一忙就是3個多小時,當他回到家時,兒子已經熟睡。 “爸爸!你不講信用,我不得理你了。”童言無忌,聽完兒子的哭訴后,陳利剛很心酸、也很自責。第二天,陳利剛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給兒子買了一個奧特曼文具盒,父子倆心里的“疙瘩”這才解開。 干一行、愛一行,也許有很多“不盡人意”,但陳利剛卻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入警初心、為民初心。在工作、紀律、作風上嚴格管理,毫不留情,不僅要求大家嚴格執法、規范取證,甚至連執法執勤時的舉止禮儀,他都一一進行要求;在生活中,他和年輕民警、輔警打成一片,關心他們的思想動態,了解他們的情緒變化,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中隊的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大家的職業榮譽感。 交通安全永遠在路上。陳利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默默奉獻,踐行著“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深刻含義。(楊超林 李智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