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兢兢業業的人民法官、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名孝順的女兒、一名堅強的媽媽、一名體貼的妻子、一名光榮的軍嫂……她是隆昌市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員額法官黃純玉。她以自己的努力支撐著軍人家庭的和睦與溫馨,在自己鐘愛的審判崗位上孜孜以求,以實際行動將司法為民的情懷鐫刻在公正的天平之上,她是可敬的軍嫂又是優秀的法官。
潛心鉆研的“學習型”法官
2008年12月,黃純玉考入隆昌市人民法院工作。13年來,她先后在立案庭、石碾法庭、響石法庭、民二庭、刑庭工作。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她刻苦鉆研法律,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在四川大學攻讀在職研究生,取得了法律碩士學位。
“愛學習、勤思考”是領導和同事們對黃純玉最貼近的評價。作為一名基層法官,她在工作中經常面對各種家庭糾紛案件。對難以修復情感的夫妻雙方,她能夠做的,是給予公平公正的法律裁量,但對于離婚家庭的孩子,尤其是雙方都不愿承擔撫養責任的,她的內心總是難以平靜。她深知父母離婚對孩子帶來的傷害。帶著一種對離異家庭未成年子女發自心底的特別關注,她在工作中認真調研和思考,撰寫了《論離異家庭未成年子女撫養費特殊保護制度》一文,獲得中央綜治辦、共青團中央、中國法學會聯合主辦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治保障”主題征文一等獎。
勤于思考的她撰寫的《涉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追償權”案件審理的難點、應對與探索》獲第六屆四川省“治蜀興川”法治論壇三等獎,《淺析民商事案件“簡繁分流”機制建設的困境及建議——以基層法院視角分析》獲四川省法院系統第二十三屆學術研討會三等獎。她曾受邀參加中國教育電視臺“法治天下”節目錄制、被內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榮記“個人三等功”、被隆昌市婦聯評為“巾幗建功標兵”。
面對棘手案件 她全身投入
“法條是冰冷的,但每一位守護公平正義的法官的心卻應該是熱的。”黃純玉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2015年4月,初到響石法庭的黃純玉承辦了王某某等22名工人訴隆昌某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系列案。在認真梳理和審視案件之后,她發現了該案的三個特殊性:其一,22名原告均為身體殘疾的殘障人士,其中不乏聾啞殘疾人,法官與原告們的交流溝通較為困難;其次,案件的被告隆昌某有限公司,已于2014年11月底全面停產,公司駐地找不到任何管理人員,生產廠房也處于荒廢的狀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肖某也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檢察院批捕,當時已羈押于看守所;其三,因該系列案存在發生較大群體性事件的風險,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關注。一邊是急切盼望獲得勞動報酬的殘疾員工,一邊是無人管理的生產企業。黃純玉在心底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竭盡全力妥善處理這一系列勞動爭議案,避免產生涉訴信訪風險。
黃純玉和響石法庭全庭干警一起深入分析案情,針對這一系列案件的特殊性進行了細致的分工。先后多次到人社局、稅務局、公安局等單位調查,充分獲取證據。與此同時,她多次與原告方的殘障工人座談,話語手勢并用,耐心細致地回答工人提出的各種問題;又多次前往看守所,與被告法定代表人肖某調解溝通具體情況。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辛努力后,終于找來原被告雙方均認可的近一年的員工工資表,以此為計算依據,分別算出每個原告應獲得的補償金額,制定了一對一的調解方案,得到了每個原告的簽字確認,后又送到看守所,取得了被告公司法定代表人肖某的簽字確認,使得該系列糾紛案的22名原告都拿到了生效的法律文書,為該案快速進入執行程序,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了必要條件。
黃純玉將細致與柔情運用于審判實踐,踐行為民情懷,傳遞司法溫暖。
大家對于“軍嫂”這個詞再熟悉不過了,可又有多少人明白其中的孤寂與辛酸。由于軍人職業特殊,丈夫不能在她身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落在她一個人肩上。她沒有退縮和抱怨,毅然挑起家庭重擔,看護孩子,照顧公婆,有時候真是忙的不可開交,可她絲毫沒有怨言。還記得懷孕時,每次產檢都是她一個人;還記得每次孩子生病時,都是她一個人在醫院照料,她多么希望丈夫能夠回來幫幫她。每當丈夫對她的付出感到愧疚時,她總說:“沒事,你放心吧,我能行!”就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又有誰能夠理解里面包含著多少情感、多少不易!
就是這樣一位看似柔弱的女法官,她像青松一般挺拔、堅強,腳踏實地踐行法治夢想;她似茉莉一樣溫婉、動人,默默為家庭付出,她用優異的工作成績刻畫了巾幗最動人的風采。(鐘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