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人先 “掌印”企業享譽海內外 李福元走馬上任后,提出的條件不是要級別要待遇,而是要單位內部干部選拔權和企業獨立的經營權。要知道,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的改革才剛剛起步,那時的國有企業可是鐵飯碗呀!反對李福元改革的聲音相當強烈。李福元頂著壓力,通過一系列措施,使職工實實在在地從改革中得到了利益,增加了收入,大家很快接受并適應了他推行的新的企業管理制度,尤其是改變服務觀念這一項,不僅讓人耳目一新,而且在業界和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事實上,李福元只花了1年零8天就將四川美發廳在全國打響。彼時的四川美發廳在全國風靡一時,其火爆程度不亞于今天的“網紅店”。那時,每天從早上七點開始,排隊買票的人不計其數,從大門口一直排到東大街。當時的《人民日報》海外版以《四川美發廳理發保修記》為題對此進行了報道,國內美容美發界“老大哥”上海和處于世界美容美發領先地位的日本同行都為之一震,紛紛派員來四川美發廳參觀學習。 是什么樣的“潘多拉魔盒”讓四川美發廳迅速火遍全國呢?這歸功于李福元的“四個魔方”:掛牌和預約服務;踐行“五字”服務準則;改革用工制度;“信譽卡”效應。李福元推動的體制、觀念和服務創新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動力,在經濟和社會效益方面均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當時的四川美發廳無論是設備、技術還是效益和品牌都是全國第一,美發廳六層大樓前幾乎天天是顧客盈門、人山人海,企業的經濟效益連續十多年幾乎年年翻番,職工收入也大幅提高,企業因此獲得了“全國文明經營示范單位”,省市“最佳文明單位”等多項殊榮,李福元也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管理者”等十多項榮譽,并先后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親切接見。李福元并沒有滿足于已取得的成績,而將競爭的觸角伸向了世界。1988年,經他與港方多次談判,四川美發廳與香港亞洲美容美發學會有限公司合資創辦的“港蜀美容美發有限公司張燈結彩開張營業了。李福元同時任職于四川美發廳總經理、港蜀美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兩個職位,本來可以拿著雙份工資的,可他堅持只要國家給他的這一份。 之后,他又積極引進法國、德國、日本等國的全能美容機、超聲波祛斑機和離子噴霧機等最新美容設備,以及香港最先進的祛斑、紋眉、健胸和局部減肥等十多種美容新工藝,填補了四川美容服務項目上的空白。新的設備、新的工藝,滿足了廣大群眾更新更高的美發美容需求,同時也讓企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1990年,四川美發廳代表中國參加世界美容美發比賽,3位參賽理發師拿下四座金杯,為祖國爭得了榮譽。伴隨著巨大的榮譽,如潮的客流量,店里的理發師工資也翻了幾番,一年下來出了好幾個“萬元戶”。 以會為家 豎起支部建設“一面旗” 每次活動不但要策劃,還要發信息或打電話通知每個會員。一來二去,電話費、手機費也是不小的費用,這些費用都是退休的李福元自己出。不但如此,他還想方設法籌集活動經費,盡最大努力把支部活動開展好。李福元對支部每位會員的工作、生活、興趣愛好、特長等相關情況了如指掌,對每一個會員也是關心備至,盡全力幫助大家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困難。誰心里不痛快了找他談心,他會耐心地開導;每次活動后,他都會和一些老會員散步聊天;誰的孩子有升學的問題找他咨詢,他會熱心出主意想辦法;會員生病住院了,他一定會去看望;老會員去世了,家屬常常會在第一時間通知她,他便組織會員們去“送別”;就連會員家里的狗呀貓呀丟失了這樣的小事也會找他,他跟著跑前跑后也樂此不疲。 2003年,李福元接受組織的安排到經濟貿易總支任主委。這個總支是出了名的老齡總支,95名會員中就有90名60歲以上的老齡會員,平均年齡達到83歲,有34人長期不能參加活動。面對這樣的情況,恐怕沒有人不為開展好支部工作而捏把汗。但本已高齡的李福元毅然挑起了這副重擔。他首先改變以往單調的組織生活模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支部活動。如組織會員到博物館、新農村參觀學習,開展“踏青”、聯誼等活動。同時,將支部活動與課題調研、社會服務相結合,提高活動實效性。豐富的組織活動就像一個“磁場”深深吸引著會員,90多歲的老會員周養田坐著輪椅來了,80多歲的老會員焦樞怡由女兒摻扶著來了……組織生活的出勤率由原來的62%上升達到了93%。實在不能來的,李福元就帶著支部成員到醫院或者家中看望,傳達會議精神、噓寒問暖。 在增強組織活動吸引力的同時,李福元把“優化會員結構”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大力發展年輕會員,培養選拔年輕干部,會員平均年齡由原來的83歲下降到58.3歲,支部的生機和活力不斷增強。在他的大力幫助和推薦下,一批思想過硬、作風正派、能力突出的年輕會員走上了領導崗位,其中包括多位支部主任和民建省市一級領導。 在加入民建的幾十年中,他先后任民建成都市錦江區總支主委、經濟貿易總支等多個基層組織的主委。每一個支部在他的帶領下,都跨進了先進的行列,其中不乏全國先進基層組織。作為一名總支主委,他率先提出“基層組織優劣互補,聯合過組織生活”,率先舉行新會員入會宣誓儀式,率先組織兄弟支部共同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率先倡導會員企業家致富不忘回報社會。也正因為如此,李福元3次被民建中央評為“全國優秀會員”。 勇于擔當 善舉書寫美麗人生 李福元說:“愛國其實不需要喊口號,雖然年齡大了,給新會員講講多黨合作的歷史,給樓下的社區管理出出主意,給鄰里調解矛盾糾紛,也算得上是為國分憂。”他說,現在社會發展很快,難免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小問題解決了,就不會有大矛盾。小區和諧了,社會就穩定;社會穩定了,經濟發展才有保障,人民群眾就能安居樂業。這就是樸實的愛國,人人都可以做到,時時都可以參與。成都武侯區玉林北路社區和苑小區陳婆婆的老伴十幾年前就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里貧困潦倒,她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多次自殺未遂。李福元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匯同五支部主委袁光碧主動與陳婆婆“攀親”,安排會員輪流上門照顧老人,發動會員捐款解老人燃眉之急,逢年過節、生病住院以組織名義為陳婆婆送鮮花和慰問品,鼓勵她樂觀面對生活,陳婆婆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慢慢變得樂觀起來。 提起李福元的善舉,還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件事。就在李福元和他帶領的企業在大家都認為功成名就,該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他想到的是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李福元在《成都晚報》上刊發廣告,征集殘疾人住所信息,上門免費為他們服務。四川美發廳共計為3萬多名殘疾人提供了免費理發、美容服務。與此同時,他還組織企業技術骨干不辭辛勞地送技術到偏遠的工廠和鄉村,以低于標準30%的價格為大家服務,此舉受到廣大工人和農民朋友的歡迎。在那個時代,國有企業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國家,李福元和他的同事們用愛心和奉獻打動了許多人,也讓眾多百姓感受到了黨和國家的溫暖,感受到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改革開放的新成果。 許多人,把一輩子看得很長,長到虛度度華也無知;也有人,把一輩子看得很短,短到把每一天都過得充實。李福元,就是把一輩子看得很短,把每天都看得非常重要的人。82歲,并不能阻止他前進向上的步伐。(陳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