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有幸與綿竹市委“兩新”工委的興平書記約好,又去一次走進新市鎮花園村做個走訪,特不巧,這一天鎮里正趕上集中接種新冠疫苗,全村的人早早地排著彎彎曲曲的長龍,個個手持身份證,人人帶著口罩,旁邊還放置一排排的塑料板凳,身穿紅馬卦的志愿者們手拿話筒,不時的喊出:“請大家依次有序的進行接種……?!?/span>
今天的走訪嘉賓是原花園村書記劉正華,家住新市鎮,與花園村村部很近,幾步路的路程,今天停車位到處被滿停,好不容易找到車位,停好車子,往村部大門口走著,劉正華書記遠遠的正等在村門口張望著,見著面,一前一后,往村部辦公地點走去。雖說都帶著口罩,一路走著,不到50米遠,村民們熱情地,不停地問候:“老書記好!”“劉書記好!”“劉大哥好!”正華書記不停的點頭示意,這人緣可真好!京劇《沙家浜》阿慶嫂說“人走茶就涼“,現實而言,倒是實話,但對老劉書記來說,恰恰相反,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尊敬老書記,沒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常說”感情靠走動,身體靠運動“不難看出老劉書記在村民心中的地位和受村民愛戴的程度,這讓我感動,特別真實,我跟隨著老書記走進村書記的辦公室,進入眼簾的是和2014年到這的書記辦公室,沒有太大區別,特別吸引我的不是長長寬寬大大的辦公桌,而是辦公桌那面墻上醒目的”胸懷祖國 放眼世界 建設社會主義小康村”17個大字,融為一體的從左到右的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四川地圖。還是那個版面,還是那樣的字,還是那張辦公桌,雖然有點斑駁的痕跡,仍清晰可見,不同的是今天劉書記是嘉賓,我們借這方寶地,做訪談?,F在的村支部書記是鄧光發,也是原劉書記的搭檔。說起正華書記,今年已68歲的劉書記,比我整整年長十歲,已退休多年,那么讓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有50年黨齡的共產黨員,群眾的好書記。
多才多藝 永葆初心
劉正華,1953年11月17日出生在綿竹市新市鎮石橋村,父親劉孝模身為人民教師,母親王友珍石橋村婦女主任,都是共產黨員,從小聽黨的話,懂黨的恩情。父親的話“人最大的幸福是自由,最大的不幸是失去自由。”這句話影響著他的生活,工作,家庭、事業及為人處世,成為老劉書記人生的座右銘,終究長在心中,融在血液里。
2013年11月正式退休,退休后,正華書記目前是瑞欣公司(新都綿竹站)的黨建指導員,兼任新市鎮機關退休支部書記,機關退休支部選舉會上全票通過,劉正華正式當選為書記,眾意所歸,民心所向,他承諾一定為支部的黨員同志們服好務。他不僅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在中學時代,就讀南軒中學時,受音樂老師何理精的音樂啟蒙及影響,學習拉二胡。退休后,不甘寂寞,也呆不住。組建了一個30余人的老年民樂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今年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紀念日前夕,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深入村落、學校、社區、機關、企業,歌頌共產黨,歌頌偉大祖國,開展唱紅歌,講黨課系列活動,他絕不可少。
今年6.1前夕,組織機關退休老干部、老黨員積極參加合唱團的練習與演唱《大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正在緊鑼密鼓的排練中……演唱機關退休支部,指揮劉正華。哎?提及指揮,我很好奇,“您是怎么當上指揮的?”他說在部隊里戰士們經常拉歌,唱《打靶歸來》、《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一來二去,都是我指揮,就這樣當上指揮了唄!說著說著就唱起來:“太陽出來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閃金光,太陽照得人身暖哎,毛主席的思想光輝,照得咱心里亮,照得咱心里亮……”說起在企業中擔任黨建指導員一事,還要說道說道。瑞欣公司(綿竹站)董事長楊代憲,這些年一直與村上共建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村部門前的壩子,鋪平水泥,整治,企業支持力度大,每年村里新考上小學、中學品學兼優的學生50至120名不等,都會拿出???萬元,捐給市慈善會、市紅十字會定向捐給新市花園村,慰問孩子們,從不間斷。對退伍老兵、老黨員同樣關愛關心關懷。企業有員工38人,年輕人居多,2020年組建瑞欣企業黨支部,現有7名黨員。正華書記深入企業講黨課,還在村上為孩子們講《童心向黨,茁壯成長》。
2021年“七一”建黨百年慶祝活動,早有預告,要表彰一批50年黨齡的老黨員,恰恰劉正華書記今年入黨時間整五十年,越聊越開心,竟然忘記時間,猛一看表,中午12:06時,分別時,我們相約下次去他家里坐坐,期待更多的驚喜……
部隊熔煉 情牽基層
1970年12月,劉正華響應國家的號召,征兵入伍,保家衛國,在遼寧海城某炮兵部隊當兵,在部隊機關做過文書。1971年8月在所在部隊,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退伍后,當過民辦教師,教過語文、當過全科教員,算得上子承父業。在鎮機關當過公務員。在最基層政權為民服務幾十年,光在花園村,就三次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深受村民的喜愛和好評。記得他六十二歲那年,趕上村兩委換屆,按照組織《條例》規定,男六十,原則上就不再擔任村支部書記,村民們知道這事兒后,就紛紛聯名寫信遞上“萬民折“層層轉交,最后到市委常委會的會議桌上研究討論,該去該留,何為得民心者,何為順民意者,老百姓心中的最好書記就是這樣的,最終常委會集體研究決定,同意劉正華同志繼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每當提及這件事,我倍加恭敬這位年長我十歲的兄長!劉書記兩屆人大代表,每年的兩會期間,我們分在一個代表團,與會代表們喜歡聽他發言,特別實在,接地氣兒,會場時時掌聲不斷。我問他是什么給了你這樣的勇氣和堅韌的精神,是什么讓你對村上的百姓數十年如一日?他說是部隊、是黨練就了他!
碩果累累 心系鄉村
2000年,因工作需要,劉正華被組織安排到花園村任支部書記。一時農業稅,提留款收不上來,教師工資發不出。中心工作剛剛接手,用老話歸納起來就是”催糧催款,刮宮引產。打狗滅螺,抗旱防洪。外加捉蟲,耗子腳腳?!惫ぷ髑ь^萬緒,基層工作的確不是光有激情,就能做好的。當時,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就有12個麻將點。印象最深的是:“八點開會,九點到,十一點鐘做報告”紀律渙散,辦事拖拉,整頓作風,改變會風,改善民生,正華書記著手抓工作落實,為村民辦實事才是硬道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正華書記工作的重點之一。調查研究,走村串戶,卓有成效,村容村貌大變樣,受到群眾的好評。為此2004年獲得德陽市委頒發的2002年至2004年德陽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2005年被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評選為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工作者。2006年榮獲綿竹市委、市政府”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先進個人稱號。2012年綿竹市委評委優秀共產黨員。省上頒發的”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工作者“來之不易,也是名副其實。我們常常會說,做文化和做人的工作是相對而言最難的。而正華書記在部隊時就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積累,到農村,到家鄉,得心應手,如魚得水。成立宣傳隊,編快板書,每周一組織村干部學習,親自編,親自演,”麻將天天打,家庭要打垮“”富裕日子哪里來,必須遠離麻將牌“”田外錢,田內錢,必須正道去掙錢“逢開會,會前必演一小段,村民們喜聞樂見,口口相傳,家喻戶曉快板書,深入人心。這些年,他本著終身學習的理念,常學常新,常新常變,與時俱進,多次參加上級組織部門組織的行政干部班、紅色干部班等,被組織評選多次派到成都、江蘇學習參觀。正華書記常將人的“欲望,”人的”惰性”歸結為是人的教育。為了搞好愛黨愛國愛家教育,他堅信必須從身邊人做起,必須從村民的家庭教育入手,抓好家庭教育,抓住根本,抓好黨員教育,抓住核心。家風好,民風好,社會風氣才良好。真抓實干,打造“四好村”:黨建強村,文化活村,產業富村,生態美村。一時間,新市鎮花園村活躍起來,到處呈現出新農村,欣欣向榮的景象,孩子們朝氣蓬勃,老人們和藹可敬,家家和睦美滿,村民幸福安康。
如今快70歲的正華書記常言:今天我們要更加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我們生長在這樣一個好時代。我們要給孩子們講來之不易的今天,是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吾輩要倍感珍惜,將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精神代代相傳,薪火燎原?。◤埰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