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推薦

        她們,是接警臺上的鏗鏘玫瑰

        來源:南充市公安局情指中心 作者:張瑩鈺 發布時間:2021-11-03 09:27:45

        “您好,南充110”,“請問您需要什么幫助?我們馬上出警,請您保持電話暢通......”經統計, 2021年1-10月,南充110共計接警電話353485起,有效派警116414起,對普通人來說這是一串驚人是數字,但對于110接警員,這僅僅是使命的開始。對待每一起警情,接警員需要高效細致地與報警人溝通,短時間獲取有效信息,然后快速將警情指派至轄區所隊或街面最近的警力處置,后續跟蹤警情反饋。在常人的理解中,接警員似乎只扮演了一個接線員的角色,但現實中,她們卻扮演著:“心理咨詢師、導航員、知心姐姐......”

        微信圖片_202111030922451.jpg

        多重身份,刻畫青春的溫度

        她們是語言藝術工作者,面對情緒激動亦或是心態消極的報警人電話,接警員們都必須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強大的共情能力,理解每一位求助者的難處,及時耐心地安撫好他們的情緒。她們是“人工導航”,為更精準的將警情派發,讓警情得到高效處置,接警員們都要背記轄區地圖,熟悉每一個轄區分界、地名、景點.....遇到報警人講不清地名的,她們需要引導報警人講述自己周邊的建筑物來確定地理位置,確保報警信息“看得見、聽得清、呼得出、信息準、反應快”。她們是警民的“連心橋”,及時排解民憂、有效搭建警民和諧溝通,不斷增進公安機關和群眾之間的理解、信任與支持,進一步提升公安機關的執法公信力、社會親和力與群眾滿意度。接警員們將青春的溫度盡情地傳遞在報警電話的另一端,為每個忐忑不安的心帶去溫度與安全感。

        芳華待灼,彰顯巾幗風采

        在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接警員中,工作16年的張虹同志,自2005年進入南充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從事接警工作以來,她深知110是警民的“連心線”,老百姓的“生命線”,一直兢兢業業工作,認認真真處理好每一起群眾報警。期間,共累計受理群眾各類報警求助28萬余起,全部進行規范受理處置,實現了“零投訴”的工作目標。工作中,她作為一名組長,謙虛謹慎,嚴以律己,先后通過“傳幫帶”教會了19名新進接警員,并帶領組員在考核中年年名列前茅。由于工作突出,她已連續七年被評為“優秀輔警”,先后被市委榮記十九大安保工作輔警個人四等獎一次,被市公安局評為先進個人兩次、“五等獎”一次,同時于2020年作為黨代表代表市局機關參加了南充市第七次黨代會。

        微信圖片_20211103092245.jpg

        張虹同志正在接聽110電話

         南部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指揮調度室主任唐薇同志,2020年,唐薇身懷六甲依然堅守崗位,共接處群眾各類報警電話96300起,妥善處置群眾各類求助754余起,成功挽救自殺人員9人,找回離家出走未成年人16人。她圍繞110“快速反應處置”、“預防打擊犯罪”和“服務人民群眾”的核心要求,全力打造“忠心、信心、細心、耐心、恒心”的“五心”110,搭建平臺與百姓之間的暖心通道,當好“人民的保護神”。

        微信圖片_202111030922453.jpg

        唐薇同志正在參加街頭110宣傳工作

        南充公安110指揮中心先后榮獲四川省巾幗文明崗、南充市巾幗文明崗、南充市三八紅旗手等稱號,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和市局榮記先進集體,2020年被評為“四川省公安機關110工作成績突出集體”、2021年獲得“四川省三八紅旗集體”,1名民警、2名輔警被評為全省公安機關110工作成績突出個人。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為不斷提升110接處警工作規范化、專業化、智能化、實戰化、社會化水平,促進110接警員隊伍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牢固南充110品牌。新入職接警員都需嚴格按照要求,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扎實抓好基礎理論和業務常識學習,同時優秀骨干對新入職警員進行“傳幫帶”,在夯實接處警工作理論基礎、提升接處警質效上下功夫;在筑牢對黨忠誠根基、踐行為民服務宗旨上使長勁;要熟悉掌握《110接處警工作規則》和相關政策法規;要嚴密組織隨崗鍛煉,熟練掌握各種接警技巧,在提升處警應變能力、圓滿完成各項任務上求突破;要嚴格紀律養成,做到崗位就是戰位,在塑造職業專業形象、打造人民公安鐵軍上展風采,對打造110新形象注入了新鮮血液。(張瑩鈺)



        責任編輯:楊東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西省| 浮梁县| 潞城市| 富阳市| 囊谦县| 榆树市| 那曲县| 盐山县| 封开县| 隆林| 贺兰县| 宁海县| 亳州市| 浮梁县| 华蓥市| 师宗县| 祥云县| 南部县| 旌德县| 遂昌县| 兴安盟| 昭苏县| 奎屯市| 寻乌县| 双辽市| 当雄县| 石家庄市| 根河市| 甘洛县| 黑山县| 江津市| 东乌| 洪湖市| 同心县| 鲜城| 分宜县| 大冶市| 兴业县| 望谟县| 黄龙县| 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