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讓老百姓生活更上一層樓,讓自己不留遺憾。”談起正在開展的駐村幫扶工作,眉山市委政法委法治科科長、中塘村鄉村振興第一書記張照涓堅定地說。
按照全市開展新一輪定點幫扶工作的安排部署,從2021年8月起,眉山市委政法委定點幫扶村調整為東坡區崇禮鎮中塘村。新一輪定點幫扶工作對基層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委領導高度重視,經研究,決定選派有法治和農村工作經驗的干部擔任鄉村振興第一書記,曾擔任脫貧攻堅第一書記的張照涓在圓滿完成定點幫扶仁壽縣龍正鎮石頂村脫貧攻堅任務后主動請纓,無縫銜接成了中塘村鄉村振興第一書記。
深入走訪,村情民意了如指掌
中塘村是眉山市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脫貧戶102戶351人,位于崇禮鎮東部,總人口5523人,面積10.98平方公里,主要以發展晚熟柑橘、獼猴桃和畜牧養殖為主,是典型的農業村。
“中塘村是崇禮鎮最大的村,也是最遠的村。只有深入了解聯系戶的基本生活、就業增收、后續發展規劃及幫扶等情況,才能更好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持續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自2021年8月張照涓擔任中塘村第一書記以來,便對全村進行了深入走訪調研,實地了解村情、戶情,結合全村種植養殖業現狀,確定特色產業發展方向和村集體經濟增收思路,編制定點幫扶工作規劃(2021-2025年)和年度工作計劃,并圍繞基層黨建、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積極謀劃中塘村的振興之路;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充分運用“排、訪、評、錄、測、補、銷”七步工作法,每月召開駐村工作會,定期開展防返貧分析研判,全面摸排建檔立卡脫貧戶返貧風險、非建檔立卡農戶新增致貧風險。目前,全村納入動態監測體系2戶,設立鄉村公益性崗位18個。
張照涓(左一)入戶了解脫貧戶情況
“張書記工作認真負責,對于各種幫扶政策和脫貧戶、監測戶的情況都很了解。”談起張書記擔任第一書記以來的所做的工作,中塘村黨委書記熊威稱贊道。
心系群眾,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中塘村地處原復盛鄉和金花鄉的邊緣地帶,由原復盛鄉中塘村、原復盛鄉萬紅村、原金花鄉金江村、原金花鄉雙井村、原金花鄉孟沖村合并而成,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加之地處丘陵,周邊無承擔供水任務的輸水主管,村民以分散供水為主。
“張書記,啥時候我們能像城里一樣用上干凈又方便的自來水,中塘村就更振興啦!”入戶走訪時,很多村民都提到了自來水安裝問題,但自2020年申請以來,進展緩慢。張照涓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向幫扶單位市委政法委作了專題匯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軍高度重視,深入中塘村實地走訪、現場辦公;常務副書記及機關黨委多次走訪調研、多方呼吁。張照涓更是不厭其煩地與市農村供水建設管理總站和益民供排水公司進行對接。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多方共同努力下,終于在今年3月順利啟動中塘村范圍內供水管網新建工程, 并按政策將村民辦理供水安裝費用納入政府補貼,減免了近50%的安裝費。目前,中塘村732戶村民正在進行自來水入戶安裝,力爭12月底前實現全村村民自來水“用水自由”。
“多虧市委政法委領導和張書記,馬上就可以安裝自來水了,而且還幫我們省了不少錢呢!”正在村委會辦理自來水安裝業務的村民李大爺感慨地說。
自來水公司在中塘村為村民辦理自來水安裝業務
此外,為改善中塘村村級附屬設施建設,張照涓還多次向市委政法委匯報,為村上爭取建設經費3萬元,用于翻新養老服務點圍墻、改造老舊院落、添置健身器材等,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老舊院落改造
新添置的健身器材
“群眾利益無小事”,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關乎群眾利益的大事、實事,拉近了張照涓與村民之間的距離,更讓她明白了要把百姓放在心上,充分聽取廣大村民訴求,切切實實地為百姓辦實事,才會獲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作為第一書記,就要用心讀懂群眾的所需所盼,實實在在為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張照涓說。
立足本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要想實現鄉村振興,首先得創新鄉村治理方式,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張照涓深知提升中塘村治理水平的重要性,她充分結合市委政法委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建設和網格化服務管理等自身職能,推動平安建設各項工作在基層落地落實,不斷提升治理效能。
“張書記,我屋后頭有片山,我自己可不可以去打山上的石頭賣錢,外頭的老板說約我一起。” “張書記,你給我評評理,當初分家說好我們兩兄弟,我養老娘,他養老漢兒,老漢兒十幾年前就入土了,現在我一直養老娘,他一分錢不出也沒個說法,我想不通。” …….面對村民們的各類法律咨詢、矛盾糾紛問題,張照涓總是一一解釋作答、耐心調解。
張照涓(右二)現場調解現場調處矛盾糾紛
“張書記,幸好上次問了你,我這次出去打工,特地讓老板寫了書面合同,后來我才曉得其他工友沒簽合同都沒買到保險,只有我買到了,謝謝你張書記!” 村民的肯定就是對她工作最大的鼓勵。
作為全日制法學碩士研究生,張照涓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針對電信詐騙、婚姻家庭、贍養老人等矛盾糾紛高發問題,多次在村民中開展法治宣講活動,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0件。同時,張照涓還在中塘村主動當起了免費“法律顧問”,她積極開展村規民約、村民決議的“法治體檢”活動,進一步提升中塘村依法管理、科學發展的意識。
為積極營造中塘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張照涓向聯系單位市委政法委爭取工作經費5萬元,大力推進法治文化建設,通過修建村法治文化廣場、打造民法典宣傳文化墻等,將豐富的法治宣傳內容以通俗易懂的漫畫、圖片和簡單文字的形式呈現在群眾眼前,為當地群眾出門見法、抬頭看法、休閑學法創造了良好條件。
新建成的法治文化廣場
民法典宣傳文化墻
因地制宜,長效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談及中塘村的發展,張照涓認為首先得壯大村集體經濟,只有創新發展思路,才能讓村級集體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起來。中塘村積極采用“基層黨組織+合作社+村組干部+脫貧戶(農戶)”合作模式,強化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引領作用,有效帶動周圍群眾積極參與,讓村集體經濟收入有了保障。
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張照涓與村黨組織多措并舉,通過整理拋荒撂荒土地及閑置池塘用于土地流轉、建設小型光伏電站獲得項目收益金、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及農家超市等方式,助推村集體經濟不斷增收壯大。如村一級租賃挖掘機將拋荒撂荒土地進行整理后,通過土地流轉方式種植玉米、蘿卜等作物,每年收取一定土地租金。并在玉米、蘿卜豐收季節招聘本村村民,以80—120元/天的價格到承包地搶收玉米、蘿卜,幫助本村含脫貧戶在內的農村家庭戶近213戶800人有效增收。2022年,預計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20萬元。
閑置魚塘煥發生機
農家超市商品玲瑯滿目
鄉村要振興,產業發展必須要跟上,為村民們尋準致富的路徑尤其重要。張照涓講到,中塘村未來的經濟發展還需進一步依托黃鷹嶺山的優越條件,繼續培育獼猴桃、明日見、葡萄等水果高階品種,形成“一村一品”的品牌效應,并在培育發展優勢產業的基礎上,通過強化就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扶持力度,不斷提升個人技能,確保可持續發展。同時,還可積極探索發展生態旅游觀光行業,著力打造玲瓏果香產業帶,黃鷹嶺山和鯽江河自然風景觀光帶等,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我希望能同中塘村的干部群眾一起,把中塘村建設得更好!” 著眼當下,立足長遠,對于中塘村的未來,張照涓充滿信心。
張照涓(左一)在獼猴桃水果種植地調研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張照涓說,習近平總書記這句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金句一直被自己牢記于心,她將繼續在鄉村振興幫扶路上踏實前行,不負青春,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