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好幾天回不到屋頭了,西錦城那邊封到起了,我們要去支援”
“啊,我也要去社區做核酸采樣,這幾天不知道多晚才能著家,那倆娃娃啷個辦?要不你跟單位說一下咱們家特殊情況?”
“嗯……不好得,像我們這種情況的有很多呢,大家都能克服,我們也行,只有再辛苦一哈爸媽了,你覺得呢?”
“也是,現在都在一線抗疫……那我一會給我媽打個電話說一下,你要注意安全哈”
……
電話掛斷,金牛區委政法委區綜治中心主任李鋒,隨即跟隨金牛區黨員先鋒突擊隊出發去支援剛被列為高風險的西錦城小區,這是他第二次進入高風險區(“7.20”疫情時,就第一時間報名進入高風險區一品天下D區小區開展工作),他知道這意味著被感染的風險,他知道這意味著好幾天回不去屋頭,他知道這意味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但是他仍然義無反顧、毅然決然地選擇進入。
培訓過后,李鋒和隊友們到達現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迅速落實隔離封控措施,對封控區域實行管控。
9月已是秋風送爽、桂花飄香的時節,但長時間身穿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轉送搬運物資,透過防護隔離面罩,仍然可以看到李鋒臉上滾落的黃豆粒大的汗珠,手套也因出汗緊緊吸附在皮膚上,為了保證群眾隨呼隨到和自身有效防護,他常常強忍著干渴,盡量少喝水,防護服一旦穿上時常就是大半天……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剛性施行的隔離管控措施,許多居民沒有心理準備,抵觸情緒多,李鋒和突擊隊員們既要當好物資轉送員,還要耐心向居民解釋疫情防控要求,當好政策宣講員和心理疏導員,確保封控區“足不出戶”。同時他還認真收集居民需求,幫助解決居民的生活困難,漸漸地成了群眾的知心人。
與他一樣,李鋒的愛人賈蓉也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她是一名護士,不是在進行核酸采樣就是在去核酸采樣的路上……家里兩個孩子只能由老人暫時照顧。
9月8日夜,正在為居民轉送物資的李鋒手機響了,他按下了免提。“爸爸,你在干嗎,你好久回家,這幾天上網課,爺爺和婆婆也不大會弄,我有幾天作業都有做錯,你和媽媽都沒空給我教一下……”。聽完兒子話的李鋒瞬間破防,強忍著淚水說,“快了快了,你平時要認真聽課,多動腦思考……”
李鋒自已都不知道怎么安慰兒子,雖然家和工作地距離相距不到5分鐘車程,但是身在封控區的李鋒要嚴格遵守“兩點一線”,不得回家,與家的距離明明這么近,卻又那么遠……
當問起他累不累時,他笑了笑說“累肯定還是累,第一天送完物資的時候手和胳膊都是抖的,但是聽到居民真誠的感謝時,就覺得值,要繼續剛起,早日清零,大家都能早點回家,見到想念的那個人……”
今天是“8.25”爆發的第17天,恰逢中秋,許多本該與家人團圓賞月的志愿者,卻都像李鋒夫妻一樣,馬不停蹄的奔波在抗疫一線,他們披星戴月,枕戈待旦,只為早日打贏防控攻堅戰,迎來期盼已久的煙火成都!
(孫偉 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