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為響應祖國的號召、組織的需要,他主動請纓前往四川省貧困縣涼山州昭覺縣參加脫貧攻堅工作,在那里一呆就3年,連續三年被涼山州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隊評為年度優秀個人。2022年9月,他在疫情肆掠的情況下,再次主動申請出戰,先后支援成都、內江,一月輾轉三地,竭力抗擊疫情,不畏陽性病例,強忍思家情節,只為抗擊疫情,控制疫病蔓延,為城市能早日恢復往日的喧囂,他勇敢逆行,并且愈戰愈勇。他就是中共黨員、隆昌市胡家鎮中心衛生院中醫科主任、現年34歲的黃厚君醫生。
苦干實干,堅守扶貧一線
到幫扶地,出了開展中醫常規診療外,他還為幫扶醫院引進新技術、新項目。作為一名中醫科醫生,他首先克服了語言的困難,方便開展日常中醫診療工作。同時,針對彝族同胞的診療需求,勇于開拓創新,在原有技術項目上增加針灸、穴位貼敷、中頻、超短波、穴位埋線、中藥塌滯等治療技術,擴寬了治療手段,提升了診療技術,通過綜合治療,減輕了病人的疾病痛苦,恢復病人的健康。
為幫扶醫院拓寬服務理念。黃厚君發現中醫科僅對于住院患者開展診療,未接收門診患者的診療之后,為更好的服務于患者,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申請在住院部增加對門診患者的診療服務,在提高患者療效的同時減少了不必要的住院費用,減少了醫療負擔,實現了患者和社會的雙贏。他還出主意積極改善科室診療環境。打造以中醫為特色的文化走廊,開辟了規范化的理療室,使病人集中、有序的進行理療,在宣傳祖國醫學治療優勢的同時極大提升了患者就醫的舒適度。
克服重重困難,積極投身幫扶事業。2018年11月,在昭覺縣幫扶工作時,因闌尾炎反復發作,帶病工作了幾天的他不得不趕回隆昌做闌尾炎切除術,躺在病床上的他忍受著術后疼痛,依然通過電話、微信交流的方式,不斷與支援醫院溝通聯系引進新項目、彝區同胞患者的康復情況,以及需要采取更好的治療方式。拆線出院后,在傷口還沒有完全恢復的情況下,他毅然不顧家人的反對奔赴涼山繼續工作。
獲得幫扶地各界認可。在幫扶地參加2018年幫扶工作隊組織的第31個“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為前來咨詢的彝族同胞講解艾滋病的相關知識;參加涼山州昭覺縣第一次義務獻血活動,為前來獻血的志愿者講解獻血前后的相關知識。
在昭覺幫扶工作不久,中醫科病區來了一位中年女性,手里拿著一面錦旗,一直說著感激的話。原來是專程為昭覺縣人民醫院中醫科黃醫生送來錦旗,這位周姓的中年婦女,因面癱于2018年9月3日在該院內科住院部住院治療,在住院期間,經黃厚君醫生運用針灸等中醫方法精心醫治下,患者面部癱瘓基本恢復正常,患者非常感激的說:“如果不是遇到前來支援的黃醫生,我都要到西昌或者成都的大醫院去治療了。現在因為黃醫生的到來,不但為我治療好了面癱疾病,還為家庭減輕了經濟負擔。”
在中醫科住院病區還有一位年邁的老人,腰痛到需要家屬攙扶才能緩慢行走,經黃醫生的針灸推拿治療后,第二天能自行獨立直腰行走。看著老人滿臉微笑以及感激的眼神,作為醫生的他無比自豪。以病人為中心,視病人為親人。他在救死扶傷的平凡崗位上,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以無私奉獻的高尚醫德,精湛的醫術水平來完成支援工作。
主動放棄休假,只為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務。2020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不斷攀升的數字讓人揪心、痛心,疫情防控嚴峻的形勢,黃厚君主動請纓,放棄返鄉休假陪同家人的時間,第一時間遞交申請書,加入原單位的疫情一線防控工作,每天下鄉入戶對返鄉人員進行篩查和體溫檢測。脫貧攻堅還在繼續,當收到涼山幫扶隊的召回,他又義無反顧的回到昭覺,繼續脫貧攻堅工作。
“疫”不容辭擔重任,“疫”無反顧逆向行
他,一月輾轉三地,竭力抗擊疫情;他,不畏陽性病例,高效落實工作;他,強忍思家情節,全心奮戰“疫”線。當接到支援川內疫情工作的通知時,他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好行李,與一眾同仁奔赴抗疫戰場。在長達近一個月的抗疫工作中,他敢于爭先、甘于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醫者仁心,助力抗疫之戰取得完滿成功。
應戰成都,重復工作穩效率。 9月2日,黃厚君與戰友們到達了成都疫線“戰地”。以最短時間做好自身防護后,他與戰友們積極投身于核酸采樣工作中。采樣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并不輕松。一方面,采樣群體數量非常龐大,重復性采樣既消耗體力,又消磨耐性。另一方面,受防護服影響,采樣動作和呼吸都變得吃力起來,行動速度會相應地減慢不少。盡管如此,他始終保持冷靜態度,引導群眾規范采樣,鼓勵自己不要畏難。
一百人、兩百人、三百人……盡管手套里面雙手已經發麻,他依舊不停手頭動作;時代廣場、干柏社區、天華社區、普興街道……不知輾轉了多少地方,但只要一聲通知,他就立馬奔赴現場。懷揣著這般堅定的信念,他和戰友們按時保質、圓滿完成了長達八天的成都核酸采樣任務。連夜返回隆昌隔離。隔離結束,他終于可以回家了,與家人見上一面。在看見兒子可愛的臉龐時,他才安下心來,沉沉入夢。
接力內江,隔離工作穩心態。 從成都回來時隔一天,9月13日,黃厚君同志又接“戰書”,需要到老內江師院的臨時方艙隔離點開展隔離人員安置工作。還沒來得及和家人好好告別,他又踏上新的戰疫途中。方艙隔離點的防疫工作內容更復雜,性質更特殊,潛在感染風險也更大。從接入隔離人員,到分類送走這些人員,黃厚君沒有絲毫恐懼,以身作則、一絲不茍,積極推進各項隔離工作。面對因為隔離而產生不安情緒的人員,他細心疏導、耐心勸慰,讓隔離人員不再害怕,主動配合隔離工作。
進入方艙隔離點工作的第二天,全身包裹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里,6層樓的隔離點近200個房間,沒有電梯,全程靠雙腿爬上爬下,進行核酸采集,物資配送,生活用品配送,礦泉水全是6L的大桶,一次提2桶,4桶,來回反復奔波在隔離樓棟的每一層每一個房間。防護服里面的手術衣全部被汗水滲透,雙手長時間在手套里面,脫下手套,里面全是汗水。他的雙手都過敏發炎了。但他沒有抱怨過一句。高強度的工作,讓他疲憊不堪,唯有在與兒子視頻通話時,得以緩解幾分。長時間沒有歸家,思父心切的兒子難免有些怨氣,常抱怨說:“爸爸你才回來一天,就又走了。爸爸你好久回來。爸爸你要注意保護好自己喲。”他每當聽到兒子的話心疼不已,很想抱抱這個可愛的孩子,但深知抗疫工作未結束,只能強忍思娃情緒,一次又一次告訴兒子,“爸爸會保護好自己的,爸爸很快就能回家了。”
重返隆昌,收尾工作穩情緒。 9月25日,當日隔離點工作接近尾聲,大家都在積極地準備出艙,他突然聽到對講機里面傳來管理樓棟的隔離人員出現情緒激動,他第一時間趕到房間了解,原來是被隔離人員一家三口都被拉來隔離了,因為在里面隔離的時間太長,自己的孩子因為要上網課,最近都變得抑郁了。看到其他人都陸續被解除隔離,他們一家還被繼續隔離,心情煩躁起來了。黃厚君同志了解情況之后,設身處地地耐心勸導,最終讓他們心情平復。
無論是脫貧攻堅在遙遠的昭覺縣,還是在抗疫前線,黃厚君同志都未曾說過一句苦,喊過一句累。他說,“黨員、醫生,任何一個身份都決定了我必須堅持住、往前沖。”就算忙得吃不上飯,忙得睡不成覺,他仍然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思想,時刻牢記自己黨員和醫生的雙重身份,不屈不撓,愈戰愈勇,堅定地奮戰在自己的崗位上。(謝秀清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