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近日,2022年第三季度“宜賓好人榜發布儀式、長寧縣第六屆“最美長寧人”暨第九屆道德模范頒獎典禮中,敘州區法院法院南岸法庭員額法官梁小玲被評選為孝老愛親“宜賓好人”。梁小玲是一名軍嫂,十多年如一日,她用柔弱的雙肩獨自承擔起家中贍養老人、撫育子女的職責,成為丈夫背后的堅強后盾。她也是一名法官,定紛止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巾幗不讓須眉”的深刻內涵,扛起了軍嫂和法官的責任擔當。
梁小玲
敘州區人民法院南岸法庭二級法官
作為一名人民法官,她潛心鉆研審判業務、嚴格公正執法,多次榮獲單位、市區嘉獎。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關注未成年人成長,多次到社區、學校等地向留守兒童送溫暖;疫情期間作為志愿者,義無反顧下沉社區、沖鋒“疫”線。
作為一名軍嫂,她始終情系家國,當好堅強后盾,主動挑起照顧家庭的大梁。
家是最小國,以善解人意涵養“家國之情”
2011年,梁小玲嫁給了現正在西藏某軍區服役的丈夫,成為了一名軍嫂。軍嫂意味著犧牲和奉獻,選擇當軍嫂就是選擇了責任和擔當。“家里的事情交給我,你放心吧……”。婚后,不管丈夫在什么工作崗位,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她始終給予默默的支持和積極的鼓勵,從不拖丈夫的后腿。特別是懷孕的時候,為了讓丈夫能在部隊安心工作,她總是一人拖著笨重的身體去醫院產檢。盡管自己很需要丈夫的照顧,她還是安慰他:“軍人要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不用為我擔心。”寶寶出生后,當遇到女兒生病發燒、公婆生病住院時,她多希望丈夫能回來搭把手。可這時候她連一通電話也不能打,不能讓丈夫因此分心,自己不能因家庭小事影響國家邊防任務。料理家務、孝敬公婆、培養孩子,她十年如一日地體貼照顧家人,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這個家庭責任的“大旗”。
國是千萬家,以擔當作為涵養“家國之情”
勇于擔當是一份動力,更是一份忠誠。梁小玲同志還是敘州區法院的一名干警,不論在哪個崗位,她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認真負責、公正不阿,在綜合部門工作時,她努力為審判業務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在辦理案件時,她秉持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的辦案理念,努力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與正義”。作為基層法院的一名干警,她立足審判工作實際,先后在民事審判庭、辦公室、審管辦等部門多崗鍛煉,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及司法實踐能力。在擔任法官助理期間,她草擬各類文書850份,送達文書1000余份、接待當事人3000余人次,輔助庭室員額法官處理文書公開、庭審公開、審判信息流程公開、大調解錄入、人民陪審員陪審申請等事務性工作,所輔助的員額法官各項考核指標均排名靠前。而后,她成長為一名員額法官,到敘州區法院南岸法庭工作,當年結案777件,無發回重審案件、無信訪、纏訪案件。
家國不分離,以共同守護涵養“家國之情”
在丈夫眼里,她是體貼,美麗大方的好妻子。丈夫作為專業技術軍人,掌握了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先后曾多次榮獲優秀基層干部、單位先進個人、榮立二等功、三等功等榮譽稱號。丈夫取得的成績以及能夠心無旁騖的保家衛國,離不開家里妻子梁小玲的支持幫助。因在高原服役,梁小玲丈夫在例行體檢時發現心臟血管狹窄急需手術,在向單位告假安排好家中事情后,梁小玲又馬不停蹄的趕往北京賠丈夫手術。梁小玲說,“軍人是祖國的后盾,那么就讓軍嫂成為軍人的后盾吧”。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正是有了梁小玲這樣的無私奉獻的軍嫂,才有了國防事業堅如磐石的后方,軍功章里有丈夫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她未穿軍裝,卻與軍營血脈相連;她不是士兵,卻有著與士兵一樣的堅韌與榮光;她用真情澆灌“平安花”,用個人之愛匯聚起家國之愛!
(張靜維 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