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底線》里面有一句臺詞是這么說的:法官,要么是白頭發,要么是沒頭發。
瀘州中院便有一個年輕卻“白頭”的法官——程德朋,今年39歲,不大的年紀兩鬢卻也有了不少白發——程德朋,中共黨員,現任四川省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一級法官。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發決定,表彰全國優秀法院、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法院辦案標兵,程德朋同志被授予“全國優秀法官”稱號。 全國優秀法官 進入法院工作十年來,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公正司法、司法為民。他曾獲得“四川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個人”“全省法院庭審標兵”,曾被省法院記“個人二等功”。辦理的多起案件庭審被評為“全省法院優秀庭審”等,其所在的刑事審判團隊被最高法院表彰為“全國法院先進集體”、被省法院榮記“集體二等功”。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平凡但優秀的法官。 勤思敏學深鉆業務,拉直案件中的每一個“問號” 作為一名刑事審判法官,他常說:“我們辦的不是案件,是別人的人生。” 刑事案件辦理的核心就是要拉直案件中的每一個“問號”,因此他始終秉承不枉不縱、不偏不倚,讓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他勤思敏學,最高人民法院官網、案例指導雜志是他的精神樂園,在這里,他盡情徜徉于全國大案要案等案例,長期堅持學習,使他的業務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在抓好案件審判的同時,他還注重審判經驗的總結和成果的轉化。近年來,他先后參與歸納總結出臺了《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涉黑惡刑事案件工作手冊》《規范刑事案件裁判文書送達的實施意見》《關于規范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移送執行的意見》等制度,形成了一批可借鑒、可推廣的司法實踐經驗。 因案件辦理質量高,社會影響效果好,他2017、2019年兩次榮獲“全省法院庭審標兵”,辦理的多起案件庭審榮獲“全省法院優秀庭審”。 堅決投身掃黑除惡,勇做公平正義的守護者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自2018年1月以雷霆萬鈞之勢拉開帷幕,在這場為人民而戰的斗爭中,程德朋作為一名刑事審判法官,堅決投身掃黑除惡,勇做公平正義的守護者。 他在辦理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四川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標志性案件的“82專案”中,釘牢一個個案件細節,誓把案件辦成鐵案。2020年11月,“82專案”胡某某等38名被告人訴至法院,違法犯罪事實80余筆,案卷400余卷,案件事實疑難復雜。程德朋作為案件主要承辦人,迎難而上,通過5天庭前會議,解決了程序事項,確定了證據的簡化和重點出示,理清了庭審重點,釋明認罪認罰及寬嚴相濟刑事政策,19名被告人紛紛認清形勢,主動交代罪行,真誠認罪認罰,為庭審高效審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20年12月25日,“82專案”主犯王某某、骨干成員李某某追加起訴至法院,審理專班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于2021年1月13日上午成功宣判。厚達587頁的判決書折射著他們攻堅辦案的日日夜夜,主犯王某某、李某某等34名被告人認罪服判,6名被告人上訴,省法院經過二審審理對全案予以維持,實現了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82專案”被評為“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提名案件”。榮譽有兩面,一面銘刻光榮,一面銘刻付出。辦案期間,他也曾硬扛著疲倦沒日沒夜,他說:“作為一名刑事審判法官,在職業生涯中有機會審理一件大案要案,是多么珍貴的經歷啊,是值得的!”后來,他又一次作為主要承辦人,辦理了省掃黑辦掛牌督辦的“1125專案”,針對被告人訂立攻守同盟且拒不認罪、案件辦理難度大的實際情況,他再一次全力以赴,最終案件成功宣判,辦案期間,他再次硬扛著病情直到不得不住進醫院,當大家紛紛對他辦案的執著和擔當點贊時,他又說:“這不是擔當,而是盡責。” 努力辦好每一案,堅決踐行法院人的初心使命 有人說,程法官是“重案大案專業戶”,他卻說在他那里案件沒有大小之分,他是為人民辦案,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他不懈的追求。 有這樣一起故意傷害案,60多歲老太太因鄰里糾紛將70多歲老太太打成輕傷,被告人不賠錢,不認罪,被害人家屬情緒激動,一審法院判處被告人實刑,二審開庭審理時臨近中秋節,他尋思著這個案子要怎樣才辦得有“溫度”。他向被告人釋明了法律,和被告人兒子積極溝通,被告人兒子表態愿意積極賠償,被告人也認罪伏法,他隨即跟被害人家屬分析了雙方過錯,最終通過半個小時的調解,被告人認罪,家屬積極賠償,被害人諒解,在中秋節前,案件成功宣判,被告人被改判緩刑,案結事了,兩家的矛盾得以完全化解。 程德朋辦理了無數的案件,獲得了很多榮譽,這些榮譽的取得得益于他過硬的專業能力,也與他始終堅守的底線分不開。不僅如此,他還與家人約法三章,在家不談案件不談工作,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有心人從他家人入手干預案件辦理。他深深知道法官或者家屬一旦出現不廉潔的行為,公正司法就會成為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