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長清正在路口宣講
“電瓶車戴頭盔,平安伴隨理不虧。過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斑馬線……”6月27日早上8時,東坡區齊通小學外的路口,一位身著志愿者馬甲、頭戴小紅帽、手拿話筒,站在路口處大聲念“順口溜”的老人引起了過往行人的注意。
龔長清在給音響充電
這位老人名叫龔長清,是東坡區大石橋街道普田社區居民。當天,剛好是他69歲生日。“我從2018年起就開始編寫‘順口溜’了,當時社區里有許多居民對交通安全的意識較為薄弱,社區便邀請我用這一特長,給居民們宣講交通安全等知識。”龔長清說,一些文字性的內容張貼在墻上居民看不進去,但以“順口溜”的形式開展宣傳,很多人樂于接受。所以,他開始帶領著社區的志愿者進小區進行宣傳。“但是在小區里宣傳掌握不好時間段,容易和居民產生分歧,和社區溝通之后,我將宣講地點搬到了人流量大的路口,在上下班高峰期進行宣講,這樣過往的車輛和行人都能聽到。”龔長清說。
據了解,龔長清所編寫的“順口溜”內容除了交通文明以外,還包含黨的二十大精神、三蘇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知識,目前已有千余句。此外,他還會根據時事編寫新內容。
“龔大哥很有文化,寫的‘順口溜’朗朗上口,而且站在這兒說半個小時都不帶重復,很佩服他。”在路口處指揮交通的志愿者胡用國提起龔長清,連連稱贊。
五年來,龔長清帶著音響和話筒在眉山城區大大小小的路口開展了千余次宣講,把路口變為了展示文明的窗口,倡導大家文明出行。“這可真是我們眉山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過往市民紛紛表示。
“曾經我的父親是一名志愿軍,我也受到黨的恩惠,所以我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現在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余熱,為社會作一些貢獻,我當然要站出來。”龔長清表示,既然選擇做這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最好,未來,他將繼續編寫“順口溜”到路口宣講,為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貢獻自己的力量。
司機自覺禮讓行人,行人過馬路走斑馬線,電瓶車主養成了戴頭盔、不逆行、不闖紅燈的好習慣……如今的眉山,文明出行不僅成為常態,更成為城市新風尚。(杜欣諺 李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