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意橋,女,滿族,1974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97年參加公安工作,2000年8月調入樂山市公安局工作至今。26年的從警生涯,她始終忠誠地踐行著警察的職責與擔當。
精業強能 勇做業務“排頭兵” 2019年12月,時年45歲的她無懼歲月與挑戰,加入了出入境管理支隊這支優秀的隊伍,迎來了全新的戰場,開啟了全新的轉型。 她克服了年齡、身體、新業務挑戰等困難,以最快的速度適應新的環境和崗位,以最短的專業警種工作經歷成為全市出入境管理部門的業務骨干和全省出入境領域的專業人才,并入選全省公安教官庫入庫教官。2023年初,省廳重啟因疫情延期的第六屆全省教官比武,趙意橋受市局臨時指派代表全市公安機關出戰,也是全省出入境管理部門唯一參賽代表。她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經驗缺等巨大的困難,在3月底出色地完成了比賽任務,取得全市參賽團隊成員中的最佳成績,不僅得到專業評委組和學員評委組的一致高度評價,同時也受到了省廳總隊和市局政治部的書面表揚。 今年7月,為助力成都大運安保工作,趙意橋為全市大運安保警力成功開展了三場不同針對性的專業培訓,同時還擔任這個特殊時期的110英文接警員。作為外國人管理工作業務骨干和專業人才,她在國家移民局開展的業務規范和管理辦法草案編寫征求意見工作中,先后多次提出有參考價值和建設性的意見、建議,被國家移民局采用。 敢當重任 甘做國門“守門員” 2021年5月,為應對支隊崗位調整的迫切需要,在年齡和身體條件都不占優勢、母親年邁多病常年需要照顧、女兒10日后即將參加高考等多重壓力之下,趙意橋毫無怨言地接受了自己職業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戰——轉崗負責全市外國人服務管理工作。她以特別能適應、特別能戰斗的狀態,邊學邊干,以最快速度適應了工作要求。帶領外管大隊圓滿完成了各項外國人管理基礎工作任務,多次被省廳總隊考核通報表揚;牽頭處置了一批有突出典型意義的重要案件;率先在全省推出落實外國人管理的相關工作機制;牽頭圓滿完成了多項涉外安保工作任務,實現了在樂外國人管理“底數清、情況明、管得住”工作目標。 暖心如水 善做服務“貼心人” 趙意橋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全力為群眾和企業紓困解難。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為3名外籍高層次人才及隨行家屬共計5人成功申請了外國人在華永久居留證件,這在西部內陸普通地市級城市的外籍人才引才引智工作中是可圈可點的成績。 為促進受疫情影響的地方企業復工復產,她主動開通“綠色通道”,為多家樂山本地企業快速高效地規范辦理了涉外聘雇經營活動所需簽證手續,受到企業的高度贊譽和衷心感謝。 2021年10月,在我市長期居住的一名持團聚類居留許可的緬甸女性,因自認為有中國血統、是中國人,便自行前往緬甸駐昆明總領事館申請退出了緬甸國籍,從而陷入緬甸國籍喪失而中國國籍又未能得到認定的困境。對此,趙意橋以為民解困的強烈責任心,開始著手鉆研這個本地從未發生過甚至全省都罕見的難題。歷經數月的不懈努力,終于提出有效的處理意見并報經省廳同意。次年3月,當這一紙紅頭文件宣布了該女子的中國國籍時,這名正式成為“中國人”的女性滿懷著激動和感動送來了致謝錦旗,感恩自己終于圓了中國夢。 勇于擔當 搶做一線“先鋒員” 除了是本職工作崗位上的業務骨干和專業人才,趙意橋更是在各種危急時刻和特殊時期能夠挺身而出的先鋒員和多面手。新冠疫情期間,全市公安防境外疫情輸入工作專班設在市公安局出入境支隊,她挑起了專班負責人的重擔。在近兩年時間里,她帶領專班處理原始數據550萬人次,推送數據257輪、5.5萬人次,防疫工作成績被央視和省級雜志報道。同時,她還充分發揮自己的英語專業優勢,把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境外人員版防疫健康碼使用指南翻譯成英文并制作成公眾號推文上報國家移民管理局。 向前,是勇敢自信的面容;身后,是美麗從容的背影。趙意橋以過人的素質,高度的責任感,扎實的工作,優質的服務,充分展示了一名出入境女警的風采,用實際行動踐行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