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審員制度是一座橋梁,橋梁兩端,連接著群眾與法官,社會與司法。作為人民陪審員,他們是“不穿法袍的法官”,是知法懂法、辦事公道的“鄉賢能人”,是法官的聯絡員、矛盾的排查員、法治的傳播員,也是法院大家庭里不可缺少的一員。
講述人民陪審,弘揚司法民主。敘州區人民法院特邀一位經驗豐富的人民陪審員講述陪審經歷,讓我們共同感受他的履職風采,傾聽他的陪審故事。
駱仲清,出生于1982年1月,是宜賓市敘州區柏溪街道一名社區網格員,自考法學專業本科。2022年3月被敘州區人大常委會任命為敘州區人民法院人民陪審員。自任命為人民陪審員的一年半時間里,共參與陪審刑事、民商事、行政等各類案件40余件。
用心提升法律知識
被任命為人民陪審員是讓我倍感榮譽的事情,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但同時又內心忐忑,陪審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案例,擔心自身因法律水平不足而無法勝任陪審工作。通過參加法院人民陪審員崗前培訓,了解到陪審員需要發揮熟悉社情民意的優勢,也深感學好法律專業知識是做好陪審工作的基礎,對做好陪審職責具有重要作用。雖然我通過自學教育學習了法學專業,有一點法律知識基礎,但要真正做好人民陪審員的工作,還需要加強對《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等各項法律法規的學習和理解。
用行盡陪審職責
雖然陪審工作會占用個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我很珍惜每一次陪審機會,也很熱愛、執著于這份工作。每次接到開庭通知,都會提前趕到審判庭,注重著裝,為庭審做好庭前準備。在陪審中,嚴格遵守法庭紀律,集中精力。對參加陪審的案件積極參與案情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包括對案件事實存疑部分向當事人、證人或鑒定人發問等。多次向法官請教適用法律相關專業知識,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堅決杜絕陪審員陪而不審,陪審只為合議庭湊人數的現象。
用情傳播法律知識
一年多的陪審工作,使我學到了方方面面的法律知識和各類普法案例。我作為社區工作人員,同時也是社區調委會的一名調解員,經常會遇到轄區居民群眾間發生的矛盾糾紛,通過參加陪審案件過程中所獲得的法律知識和調解糾紛的能力,使我能更好的為轄區居民群眾化解矛盾糾紛。作為社區網格員,我積極參與社區普法宣傳活動,通過參加陪審的典型案例對群眾進行普法宣傳,如以電信類詐騙刑事案件典型案例,提醒居民群眾特別是老年人群體提高識騙、防騙能力,遠離電信詐騙和違法犯罪。通過以案釋法的方法,力爭讓轄區居民群眾多了解一些法律常識,能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堅決抵制違法犯罪的行為。
通過一年半的陪審工作,我近距離接觸到了法院隊伍建設、司法為民工作的成效,無論是程序上還是實體判決上,都必須要嚴格做到公平、公開、公正,才能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公平正義。我也將繼續履行好作為一名人民陪審員的職責,當好法官的聯絡員、矛盾的排查員、法治的傳播員,為司法公正和法治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