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日,人民日報微信、新聞網、新華視點微博、鳳凰網微博、華聲在線微博等國家級主流媒體,分別以《8000多人又在干了個超級工程》《致敬!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建設者的“冰火兩重天”》為題,紛紛報道了“五一”期間,堅守崗位,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作出積極貢獻的勞動者群體。視頻和文圖中重點報道的四川樂山籍彝族大姐李媽麻是馬邊彝族自治縣雪口山鄉田耳灣村瓦房組人。
工作中的李媽麻 網絡截圖 田建川 黃國保攝
截至5月4日,僅人民日報微信的閱讀量達10多萬人次,新華視點微博的閱讀量達6萬多人次,他們的事跡感動著每一位中國公民。不少網友紛紛發表評論并點贊,有一位網友說,“李媽麻是辛勤女工人的先進典型,感謝廣大工人們為祖國建設作出的艱辛努力和艱苦付出!”
外出打拼 勤勞致富
李媽麻,生于1976年3月,現年44歲。她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在家吃過不少苦,從小就養成不向命運低頭、敢闖敢拼敢干、靠自己雙手辛勤勞動的優良傳統。1997年與沐川縣幸福鄉楊柳村張建成結婚,譜寫了一曲“彝漢連姻”的民族團結之歌,并生下了兩個可愛的兒子。
2007年,一家4口,共同去云南麗江打工,開啟了前后長達13年的漫漫打工之路?!爱斈?,我們夫妻倆從事的是收運垃圾、代銷蜂窩煤等臟活累活,收入非常低,除了一家人的開銷,一年也就只有1萬多元的積蓄?!崩顙屄檎f。
2008年2月,她們轉到廣東省珠海市,先后在工地打過混凝土;在公司食堂當個配菜工、切菜工。因工資不高,干了6個月后,又轉到廣東省中山市新區,曾干過上下車搬運工、制衣廠制衣工、玩具廠玩具工、食品廠食品工。
2010年后,一直在中山市、珠海市建筑工地當塔吊信號工即起重指揮員,工資也不斷在增加。
13年來, 李媽麻與丈夫一起,拋家攜子,一路風雨兼程,轉戰西東,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苦,迎難而上,并肩拼搏,克服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
生活中的李媽麻 受訪者提供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13年的艱辛打拼,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走上了致富之路。而今,家中原來的欠債全部還清,住宅舊貌換新顏,家電家俱應有盡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好日子一天更比一天過得好……
帶領鄉親 共同奮斗
李媽麻走上致富路之后,心中一直惦記著還在家鄉務農或打臨工的親朋好友和鄰里鄉親們。她認為,一人富了不算富,共同富裕才有更美好的明天。2010年以來,她主動招集、帶領愿意跟著她外出務工的親朋好友和鄰里鄉親們,到自己所在的工廠、公司、地工務工,或介紹到周邊自己熟悉的地方務工,把他們當著自己的親兄弟姐妹那樣,在工作和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鼓勵他們艱苦創業,克服困難,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引導大家,勉勵大家共同奮斗。
先后有馬邊雪口山鄉、馬邊民主鄉、沐川幸福鄉和宜賓市屏山縣的20多位彝漢兄弟姐妹,在她的引領下,到廣東務工,走上了致富之路,改善了家庭生產生活條件。大家都親切地稱贊道,李大姐是我們的致富領路人!
建設祖國 貢獻力量
“至干了起重指揮員以來,先后在廣東參與建設過珠海金灣高爾夫球場等多個項目工程,2019年11月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的建設。今年春節前回家過年,3月8日,重返深中通道建設工地。”李媽麻說。
據了解,李媽麻參與建設的深中通道,又稱深中大橋,連接深圳市和中山市,北距虎門大橋約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8公里,是國家“十三五”期間重大工程,也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后的又一超級工程。它采用“東隧西橋”的設計方案,沉管隧道為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寬的海底沉管隧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全長24公里。工程預算總投資為500億元,于2016年12月29日開工,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可讓深圳到中山的車程從現在的兩個多小時縮減為30分鐘。
李媽麻工作的地點在號稱海上風箏的深中通道西人工島上,她是島上為數不多的彝族女工之一。
頭戴安全帽和防護裝備,手持對講機,望著高空起吊裝置,用對講機指揮:“大臂向左擺,大臂減速,好,大臂停;小車往前走,走一米,好,小車停。”這是李媽麻工作時的常態。
正在指揮塔吊的李媽麻 網絡截圖 田建川 黃國保攝
作為塔吊指揮員,她是塔吊司機的“眼睛”和“手臂”,她的每一句喊話是否精準,都關系著吊裝作業的安全性。
李媽麻說,她們上班的地方,天氣異常惡劣。白天高溫,有30多40度,紫外線很強,為防中暑,天天喝霍香正氣液;雨天很冷,有時有5到6級大風,需要穿3、4件衣服。島上四周是茫茫大海,上陸地極不方便,吃住都在島上。上班分兩班倒,白班是早上6點30分到傍晚6點30分;夜班是傍晚6點30分到次日早上6點30分。中午和午夜,餓了,就吃稀飯、饅頭、面條;困了,就在工地上打個盹。
李媽麻和她的工友 受訪者提供
“盡管工作條件艱苦,但是能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建設,能為子孫后代造福,能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崩顙屄檎f。
參與建設祖國的廣大勞動者們,他們把奮斗的汗水和心血揮灑在建設工地上,每一項超級工程的背后都離不開他們的辛勤勞動和艱辛付出。讓我們為廣大的勞動者們致以崇高的敬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