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榮譽叫做“長大后我就成為了你”
繼承親人的遺志報效祖國
最深的思念是銘記
最好的致敬是傳承
張安廷(左)張晏蘋(右) 1981年1月,張安廷退伍到地方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熱愛政法工作。1989年1月12日,張安廷在堵截成都“1.10”特大盜搶案犯時主動請戰,率先上陣。為了保護車上乘客和周圍群眾的生命安全,他在巧妙地堵住罪犯之后,冒著生命危險,機智、沉著、準確地將罪犯“請”下車,帶離人群密集的街道,到空無一人的郵電所。上前抓捕罪犯時,被喪心病狂的犯罪分子連開多槍擊中腹部,最終光榮犧牲,年僅34歲。1989年1月14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革命烈士。1989年1月14日四川省公安廳為他追記一等功并頒發獎章證書。199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民政部頒發 “公安英烈——共和國不會忘記”的牌匾。 “那一年,我5歲。”在張晏蘋的記憶里,身穿警服的父親,總愛給她戴上警帽。從此,父親一身警服的形象便深深烙在她的記憶里。 2002年,張晏蘋如愿考上四川警察學院,畢業后成為樂山市井研縣公安局一名英姿颯爽的警花。 戶籍民警,政工干部……10多年來,張晏蘋的角色不斷發生著改變,但不變的,是對那身警服的傳承。作為井研縣公安局政工監督室副主任,張晏蘋在政工的舞臺上盡職盡責,做好公安機關內部巡察,縱深推進隊伍教育整頓。工作之余,還主動學習電腦操作、圖片處理等技能,廣泛閱讀公文寫作、學術性書籍資料,積累公安、社科知識,煉就了嫻熟的業務技能。 2018年,由張晏蘋完成的《警體心理訓練在基層實戰中的運用及思考》論文,被《中國警察體育》一書收錄。該文就警體心理訓練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應用進行理論論證,提出加強警體心理訓練的路徑,對基層警體心理訓練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2021年,作為英烈子女的張晏蘋以“傳承”為主線,策劃拍攝的《警服的傳承》視頻,點擊播放量突破10萬;她組織井研公安茫溪警攝社團成員完成《送你一朵小紅花》(茫溪衛士版)的作詞、錄音和視頻拍攝,引發網友強烈共鳴;由她改編、創作的紅歌《祖國不會忘記(改編)》,獲樂山市公安機關最強黨支部唱紅歌一等獎…… “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敬業奉獻的平凡人。” 跟隨父親的腳步,張晏蘋越發明白,入警的初心和責任的傳承。 “爸爸,你離開之后 我能夠感受到你帶給我的力量 入警之后 我也發現身邊有許多同樣勇敢的人 我會沿著你沒有走完的路 和他們一起,努力下去” 父親未走完的路 女兒繼續走 警魂長在、浩氣長存 致敬傳承! 他們并非天生英雄, 只不過選擇了勇敢! 希望每位警察 每次出任務都能平安歸來!
他們也在努力著、拼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