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1日,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鮑衛忠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他能動履職、實干擔當的法治光芒不僅照亮了西南邊陲的佤族聚居縣,也照亮了地處烏蒙山腹地的古藺縣。
在古藺縣法院,有一位與鮑衛忠一樣始終堅守法治信仰的執行法官——于楊。
于楊參加工作的11年間,9年在執行崗位上。2019年至今,她辦理的執行案件共計3100余件,平均每年辦案800余件,作為一名執行法官,跋山涉水、烈日暴曬是她的工作常態,田間地頭、院壩檐下是她的辦案場地。
為民初心,誠且彌堅 2021年6月,于楊承辦了一起涉追討民工工資系列案件。申請人有四十多人,被執行人為一倒閉的皮具廠,沒有執行條件。于楊先給每一位申請人打去電話,了解情況、耐心安撫。隨后,她一頭扎進尋找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當中,但皮具廠唯一的財產都已經抵債,已無任何財產可供執行。難道就讓案件終本結案了嗎?四十多個焦急等待的申請人怎么辦? 冥思苦想后,于楊覺得或許可以嘗試一下司法救助。由于沒有此類司法救助的先例,她一方面查找政策法規,另一方面及時和每一位申請人溝通準備所需材料。功夫不負有心人,司法救助金很快發到了四十多名申請人手中。 愛崗敬業,溫暖人心 2021年10月,于楊辦理了一起勞務合同糾紛案件,案件涉及農民工工資。通過走訪調查,于楊了解到此案雖然只有三人到法院起訴,但是還有十七位像他們一樣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兄弟都在焦急等待。被執行人暫無財產可供執行,如果按照一般辦案思路終本結案,這些農民工兄弟一分錢也拿不到。可如何從被執行人身上執行到錢呢? 她再次梳理案件財產線索,尋找蛛絲馬跡,終于了解到被執行人有一筆未結算的工程款。終于,被執行人的工程款執行到位,有錢了!在申請人律師、村社干部的見證下,于楊將執行到位的農民工工資一一發放到三名申請人及剩下的十七名沒起訴的農民工兄弟手中。“萬萬沒想到啊,我們沒來法院起訴的兄弟們都能拿到拖欠了那么久的工資!真是好法官啊!”大家齊聲感嘆道。“沒什么的!這是我的工作。”于楊笑著說。 “這是我的工作”是于楊的口頭禪。申請人為表示感謝送上土特產時,她說“這是我的工作,你不必如此。”;被執行人表達“與你何干”時,她硬氣回復“這是我的工作,就關我的事!”。同事們問她為什么總加班,她呵呵笑著說:“這是我的工作,為人民服務。” 2022年,于楊被評為“全省法院辦案標兵”。 為百姓的困難而思索,為百姓的所得而開心。古藺法院執行法官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司法為民的追求,用汗水和努力辦好每一起“小”案,匯聚成耀眼的法治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