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領導眼中,她政治過硬,對黨忠誠,扎根基層,默默無聞;在同事眼中,她業務精通,工作積極,遇事不亂,剛正不阿;在群眾眼中,她處事公道、辦事負責、熱心細心……
她,就是眉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車輛管理所民警黃平。從警30年來,她先是在仁壽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事故中隊工作,而后調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主要從事:駕駛證補換證、境外駕駛證換領中國駕駛證、駕校業務受理、滿分業務復核及各類疑難問題的處理。
平淡而不平凡,平凡卻不平庸!無論在哪個崗位,黃平都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扎實實做事。多年的車管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鍛造了她堅毅的性格和頑強的精神,成為了一名車管工作的行家里手。
刻苦鉆研 業務爭先
平姐道出了一聲“平淡”!
業務練不精,不算合格兵。“剛從事故中隊來到車管所后,我完全是業務‘小白’,全靠我的師傅帶。”回憶起當初換崗位時的第一天,黃平至今還記憶猶新,“事故中隊的工作更純粹,窗口辦理工作更瑣碎,但標準其實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讓群眾滿意。”
黃平剛到車管所工作時,所里給她安排了一位“師父”——郭英。“窗口工作說難也不難,就是要耐得著寂寞、忍得住性子,多為群眾著想,就沒有干不好的事。”黃平暗下決心,要用最短的時間成為“行家里手”。
刻苦鉆研,業務爭先。黃平上班時搶著辦業務,下班時勤練技能,不斷學習實踐,不斷總結提高。她把每一項窗口業務的流程記錄在小本兒上,熟能生巧;她堅持重點學習證件辦理類的法律法規,做到心中有數,她抽空對電腦、查驗終端應用技能進行“補課”,并積極參加公安交管系統機動車證件業務比武活動及實操學習。
近年來,隨著眉山市機動車和駕駛人保有量的持續激增,前來車管所辦理車駕管業務的群眾越來越多,辦證大廳人手不足,為最大限度滿足辦事群眾的需求,黃平總是第一個到達2號窗口。在辦證大廳,她能夠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這是黃平的服務模式、以暖心服務換群眾舒心笑容的工作實踐。
在業務高峰時,她還積極引導群眾在“網上辦”,一對一指導市民群眾在“交管12123”APP上辦理車駕管業務,讓更多的辦事群眾了解交管“12123”APP,不斷提高APP使用率和知曉率。在臨近下班時,還有群眾在等待辦理業務,她主動延時服務,做到當日事當日畢,不能讓群眾白跑一趟。
“日子雖然平淡,每天來來回回要辦理近200件業務,但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就是值得的!”在辦證大廳黃平發揮黨員民警帶頭模范作用,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體會群眾急切的心情,始終用微笑服務,對待每一位群眾,使群眾切身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服務體驗,有效舒緩了焦慮急躁情緒,處處讓群眾感覺舒心,真正做到了最大限度便民、惠民,贏得了前來辦理業務群眾的廣泛好評。
履職盡責 嚴格把關
平姐道出了一聲“平安”!
“我愿意用我的履職盡責、嚴格把關,換來千家萬戶的‘平安’!”以群眾滿意作為服務態度,以群眾認可作為工作標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方便群眾、幫助群眾、服務群眾,黃平平時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2019年6月,2號窗口來了3位男士,其中有2人手持某國駕駛證需要更換成本國駕駛證,黃平接過他們駕駛證一看,質地粗糙,字跡模糊,駕駛證上當事人照片不清晰,黃平十分懷疑是否使用假證。
“你們的證是哪里來的?說不清楚的話,我們只有選擇報警了。”他們兩人互相對視了一下,其中一人說:“我在某國打工的時候考取的。”
“真的?你最好實話實說,我這邊已報警。”對方見自己的行騙行為已被拆穿,只得老實交代,“我花錢在當地中介辦理的,說拿回來一樣能換本國駕駛證。”
“你的證一看就是假的,都不用我使用其他工具查詢了,你隨便拿本國外駕駛證來我們就給辦理是不可能的。”黃平收繳了其假證,并告知使用假證的法律后果,教育其應當通過正當途徑,經過正規培訓后申領駕駛證。
2023年12月,青神車管所所長趙琴向黃平打來電話咨詢:“我們這里有一個青神人,拿的是國內駕駛證,現在已在香港定居,國內戶口已銷戶,需要幫她變更身份證號,因為我們這里還沒有辦理過此類業務,是讓該群眾到眉山車管所辦理嗎?”黃平耐心地解釋道,“趙所長,這樣子,我在電話里指導,你們操作,避免辦事群眾來回跑”。通過線上指導辦理,讓群眾在第一時間拿到了新的駕駛證。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群眾遇到這樣的“急事”還有很多,但黃平總是憑著自己的專業嚴把發證關口。
此外,在眉山市車管所全面推行車駕管業務“網上辦”后,市民群眾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和“交管12123”APP辦理車駕管業務,自主提交車駕管業務的辦理申請,網辦中心的業務量不斷激增。為確保互聯網業務按規定時限辦結,市民群眾申請的牌證能及時送達,黃平主動放棄周末和節假日休息時間,認真地做好每一筆業務的受理工作,業務辦結后,聯系郵遞員通過EMS寄遞到市民群眾手中,做到服務質量、科技支撐相互融合,全力保障群眾辦理車駕管業務。
薪火傳承 言傳身教
平姐道出了一聲“平凡”!
作為一名老民警,黃平在帶領新警時,她不擺老資歷,將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所學業務技能盡可能地傳授給一批又一批的窗口辦事民警,經常耐心和他們探討、交流新的工作方法、技能。
“工作中,我們要勤學多思,帶著感情為民辦事,群眾的滿意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咱要對得起這身警服!”黃平帶的“徒弟”已有7人,她時常鼓勵他們、教導他們,“車管所是窗口單位,代表的是公安隊伍的形象,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耐心為群眾解答疑難,認真辦理各項業務。”在黃平的言傳身教下,身邊的新警都很快成長為業務骨干。
說起工作,黃平總是充滿自豪。然而,為人母、為人兒,談及家人,她卻心有愧疚。黃平的兒子上高二時,在體育課打球受傷,把腳扭成90度,班主任趕緊打來電話,此時黃平手上正在忙著辦業務,便請老師幫忙送醫。
“手里什么工作那么忙、那么急,還不趕緊去醫院,要做手術。”黃平的丈夫在外地上班,得知消息后焦急地催促道。“我忙完后馬上就去,群眾等著辦業務,不然他們又要多跑一趟……”下班后,黃平急忙趕到醫院,兒子躺在病床上,腳上已打好了石膏:“媽媽,你和爸爸都不在,我一個好害怕、好痛哦。”一句“好痛”,頓時讓黃平留下了愧疚的眼淚。
彩虹總在風雨后,秋實總在花落后。從警30年來,黃平全身心都投入到公安交管工作上,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做好服務工作。
談及這身藏藍的警服、這份平凡的工作、這些瑣碎的小事,黃平誠摯地說:“我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也沒有英勇豪邁的壯舉,但我愿意在這平凡的崗位上,踐行‘為警徽增輝,讓人民滿意’的鏗鏘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