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于2024年2月2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人民法院案例庫正式上線并向社會開放,公眾注冊登錄后就可以查閱。此前,關于人民法院案例庫是否會取代裁判文書網這一問題引起廣泛熱議。對此,最高法特別強調,“人民法院案例庫”和“裁判文書網”,二者是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的關系,并不是要以庫代網、此開彼關。
重慶市法律工作者高菡悅表示,比起繁長的裁判文書,人民法院案例庫里的案例相對精簡,對于普通民眾而言更加生動鮮活也更易于理解。老百姓能夠從中方便快捷地學習到相關法律規定和立法精神,通過參考相關的案例,從而對自己的行為預期也有一個預判。同時,案例庫的隱名規則能夠有效保護案件當事人的個人隱私。
峨眉山市司法局工作人員張明利認為,編發人民群眾廣為關注、與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案例,對宣揚“法不能向不發讓步”的法治理念、弘揚社會正氣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裁判文書網還是人民法院案例庫的司法公開,都既要保障當事人的權利,也要保障公民監督的權利。
裁判文書公開不是0和1的博弈,個人隱私、企業正當權益和司法陽光之間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無論是之前的“網”還是現在的“庫”, 都是深化司法公開、促進司法公正的重要載體。只是二者的功能定位有所不同,人民法院案例庫更加側重于規則指引,為法官辦案提供權威、精準的參考和指引,同時為社會各界更好學法用法提供服務。裁判文書網仍然將發揮著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的重要作用,讓法院裁判在陽光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最高人民法院已明確要求,一方面,要加大裁判文書上網力度,上網文書要覆蓋各個審判領域、各種案件類型。另一方面,要優化文書上網,完善隱名規則,妥善解決文書上網帶來的權利保護、安全風險等問題,促進司法公開工作持續健康、規范、有序發展,讓監督不誤傷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