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強調,要“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新征程上,廣大基層干部要堅決貫徹落實《決定》事項,錘煉為民“公仆心”、擔當“責任心”、干事“進取心”,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上善作善為善成。
立“功成有我”志,于“俯首甘為孺子牛”中錘煉為民“公仆心”。立黨為公,真心拳拳;謀福為民,初心灼灼。要在為民服務上展現新作為,就要堅持政治統領鍛造過硬本領。廣大基層干部需在樹立政治理想的過程中努力淬煉過硬的政治能力,為自身補足精神之 “鈣”、夯實信仰之 “基”、筑牢思想之 “魂”。要展現出 “公仆樣”,懷揣 “公仆心”,立下 “公仆志”,將 “群眾呼聲” 當作首要信號,經常向群眾征求意見、聆聽群眾的心聲、留意群眾的表情,想民眾所想,做民眾所期待之事。要把 “貼近群眾” 視為自身的第一優勢,為群眾排憂解難,努力成為群眾的貼心人,還要把 “造福群眾” 當作第一政績,以精心謀劃事情為開端,以專心致志做事為基礎,以成功完成任務為目標,持續增強為民服務的自覺意識,不斷磨煉善于作為的高強本領。
做“事不避難”者,于“滄海橫流顯本色”中錘煉擔當“責任心”。敢于擔當者當有寬肩膀,銳意改革者不缺硬脊梁。廣大基層干部,要懷揣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的決心與勇氣,把 “為民之事” 擔起來、抓得緊,確保落實到位。要秉持敢字當先、干字為要的理念,在挑戰面前毫不退縮、奮勇向前,于困境之中披荊斬棘、勇往直前。要具備 “青松寒不落,碧海闊逾澄” 的魄力和志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面對紛繁復雜的形勢和接連不斷的考驗,只有堅持不懈地斗爭,才能驅散 “迷霧”、開創 “新局”,在破除舊局中開創新篇,于戰勝挑戰之際抓住機遇。同時,基層干部要有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的拼勁和韌勁,擁有像滴水穿石、繩鋸木斷那樣的頑強毅力,讓斗爭的力量凝聚成沖破艱難險阻的磅礴洪流。
走“篤行實干”路,于“萬水千山只等閑”中錘煉干事“進取心”。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廣大基層干部要磨礪自身,行遍萬里征途。面對大是大非,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被迷惑;對待細枝末節,要格外謹慎,不容疏忽。要擁有 “貧賤不能移” 的自重意識,堅守底線;秉持 “吾日三省吾身” 的自省態度,常思己過;遵循 “勿以惡小而為之” 的自警原則,防微杜漸。于細微之處,心懷敬畏,嚴守戒律,筑牢底線,確保前行方向不偏不倚。于實干之路,要走得扎實。懷著 “等不起” 的緊迫感、“慢不得” 的危機感和 “坐不住” 的責任感,帶著 “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 的事業心,將忠誠落實為積極干事的實際行動,轉化為具備干事能力并能把事干成的具體表現,創造出能經受人民檢驗的工作成果。